我最早的大背包是犀牛牌的, 大一那時買它只是因為便宜, 後來跟它也沒建立起沒什麼特別的感情. 大三時用家教賺的錢把大背包換成了Karrimor Condor, 那在當時是一顆相當好的背包, 尤其是他的快扣腰帶. 這個Karrimor背包陪我度過了最重要的登山歲月, 還有後來去Trekking的一大段時光. 但十年的操磨讓肩帶泡棉也變形了, 鋁架上面的塑料接頭也老化斷開了. 終於, 我還是得跟他說再見. 2002年花錢去Rainier上課之前, 我在西雅圖REI總部購入了一顆始祖鳥Bora 80, 它就是我最新一代的登山大背包了. 可憐它雖有高貴的血統, 令人難忘的揹負表現, 我卻還沒有背它去過什麼太特別的地方. 現在它雖已脫了膠, 但還是如此勇健, 靜靜等待著屬於他的表現機會.
這次走聖稜O+翠池第一次嘗試現代輕量化的食物, 也把背包裡所有東西確實量了一次重量. 扣除相機, 其實只有16Kg的重量, 而且事後證明一大堆食物都是多背的. 雖然乾燥飯還吃得不太習慣, 但這趟下來已經非常明白, 5-6天不缺水的百岳行程, 背個14~17Kg其實已經足夠. 登山輕量化有一個重要格言, "背包是輕量化的最後一步". 雖然我不是登山輕量化的狂熱信徒, 但對我而言, 這卻已經是很明顯該考慮的一個問題, 我不再是那個常常一入山就是8天行程的年輕人了. 完百前剩下的這些行程, 有一大半都是5-6天的. 我的Bora 80空重就是3.2Kg, 對這種行程根本是殺雞用牛刀.
所以, 我決定要買一個空重2Kg以下, 60L左右的輕量化登山背包, 來分攤Bora 80的工作. 其實輕量化的登山背包一定都有犧牲背負系統的舒適度. 而像我們這種習慣70-80L背包的人, 看到50L左右的背包永遠覺得不夠用. 但這就是一個必須達成的妥協.
一開始我以為理想的標的是Osprey的Volt 60. 不過登山補給站的及文幫我試了快十個背包, 很多還實際加上負重來測, 最後決定選擇Osprey的Kestrel 58. 它中選的原因除了背部無段可調還有肩帶與腰帶泡棉夠硬之外, 最關鍵的原因是是它腰帶的角度. 它的腰帶泡棉雖算硬, 但實在很薄, 還好那個形狀是向下開口漸大的, 所以它剛好可以騎在骨盆上面. 幾乎所有輕量化背包的泡棉都是又軟又薄, 所以這麼一點點角度差異, 就成了它勝出之處了.
及文有提醒過這顆背包應該背個16Kg就不行了, 長時間行走總會有點不舒服. 所以回家後第一個周末, 我就給他來個實戰測試. 剛好家裡有6罐2L的可樂, 加上一些正常登山裝備後可以提供約17~18Kg的負載. 背著走了趟象山, 腰帶的部分表現還不錯, 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只是背包最底下泡棉太硬, 又沒有修角度, 總覺得有條硬硬的東西壓在尾椎上面. 此外肩膀有點壓到, 手有點麻, 回家洗澡時還看到兩條壓痕.
這在偉大的Bora 80身上是不會發生的. 一開始覺得是我被寵壞了, 沒多少背包的肩帶能跟Bora比的. 但後來再仔細想想, 這肩帶究竟是哪裡不對呢? 和Bora的肩帶比對了一下, 才猜到了一個解答. 我想可能是因為它的背長調整跟肩寬設計在一起, 我們習慣針對背長去調, 會傾向於往上調高. 但這樣卻忽略肩寬的部分. 事實上它整個可調部分是浮動的, 都是靠肩膀那邊的一條帶子把背包和身體拉近, 往上調高並不會幫助重量的分布, 只會讓肩帶往脖子靠近. 所以我反而應該往下調低, 讓他的肩帶跨過我肩膀的部位, 落在肩帶張得比較開的地方, 這樣背起來應該會稍微舒服一點. Osprey這家的主力產品都有這個特性, 但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有此特性的背負系統, 所以一開始沒有抓到調整的訣竅. (Deuter雖是上段調背長, 但肩寬不受影響. 始祖鳥的Bora是中段調背長, 也不影響肩寬.)
第二次的象山測試, 我只背了14Kg, 調整過的肩帶不再有壓迫問題, 也沒有注意到尾椎的壓迫感, 過關. 剩下唯一不滿意的部分是容量真的太小, 如果是買68L的版本的話, 偶爾要亂塞些東西應該會容易些. 希望真正背他走個5-6天, 會是個可接受的經驗. 來吧!
註: 來看看夏天的高山縱走要背多重吧
大背包w背包套1.63Kg+小背包0.22Kg
睡袋1.04Kg+睡墊0.34Kg
雨衣0.37Kg+雨褲0.34Kg+Pile0.5Kg+Teva涼鞋0.52Kg
扇子0.05Kg+毛巾&牙刷&牙膏0.1Kg+頭燈&電池0.08Kg+GPS&兩組電池0.2Kg+手機0.11Kg
指北針&低音哨0.05Kg+瑞士刀&束帶0.1Kg+入山入園證&地圖0.1Kg
水壺&水2Kg+濾水器0.15Kg
食具&食物&鍋爐瓦斯分擔~4Kg(以六天五夜估計)
[選用與公物]
登山杖0.25Kg
藥包~0.1Kg
10m扁帶0.3Kg
帳篷分攤1~2Kg
備用衣褲&襪?Kg
所以5-6天不缺水的百岳行程, 背個14~17Kg其實已經足夠. 這真的不是亂說的.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20130810 羽量級登山個人重力濾水系統--Frontier Pro搭配Platypus Hoser
在夠深的山區, 基本上只要是溪水我都習慣生飲, 除了極少數有動物騷味的. 雖然這裡面一定有細菌, 但是含量一定不會太高, 又不是每天喝, 沒關係啦! 同理, 深山裡剛從天空落下的雨水應該也是沒問題, 只要工業區的空氣沒飄過來, 外帳也有洗乾淨的話. 但是現代山屋的雨水桶就讓我陷入兩難, 畢竟那桶水也在那邊好幾天了, 如果沒有定期清理, 雜質和滋生微生物與細菌的問題就很難避免. 還有高山常見的水池也有同樣的問題. 看天池就算了, 不乾凅的水池一定是有大量微生物(嘉明湖就很多喔!)與細菌的. 這些非流動性質的水源, 煮飯煮麵就算了, 但生飲? 現在的我就不太敢了.
我雖不是輕量化的瘋狂信徒, 但我也不喜歡背太多東西, 所以我非常的排斥煮水這件事. 因為一個瓦斯罐也是三百多公克, 背一堆燃料只為了煮水, 燒開了又要放涼, 沒放涼就裝瓶還有塑膠味, 鍋子沒洗乾淨又有食物味, 感覺上真的是很多餘的步驟. 所以這次既然動了念頭要把百岳收一收, 我就想要投資一個濾水器. 原本是想要買MSR的Miniworks Ex, 但考慮我的濾水量不高(個人或小隊用, 估計平均約1.5升 per day per person)及重量(MSR Miniworks Ex的官方重量是456g)和價格問題(MSR濾水器真是貴啊), 在登山補給站的及文建議之下, 我先買了McNETT的Frontier Pro回來測試.
買回來之後仔細看了說明, 基本上McNETT Frontier Pro和MSR的陶瓷濾心還是不同等級的東西, MSR的陶瓷濾心孔徑很小(0.2um), 可以把細菌也擋住(病毒還是不行). Katadyn Hiker Pro和McNETT Frontier Pro的最小的過濾孔徑是由纖維材質所決定, Katadyn Hiker Pro過濾孔徑是0.3um, 可以濾細菌, 但McNETT Frontier Pro只能擋住鞭毛蟲和隱孢子蟲, 雖然規格沒寫, 國外的使用者粗估孔徑應該是2~3um左右. 所以如果生菌過高的水(例如水鹿或山豬滾過或甚至便過的水池), Frontier Pro濾完之後還是得煮沸再喝囉. 乍看之下, McNETT Frontier Pro的特性較差, 但小孔徑的系統都必須手打加壓, 所以孔徑稍大是否就是重力系統可運作的必要之惡呢?
McNETT Frontier Pro的濾心不能被冷凍, 雪季不能用. (比較: MSR的陶瓷濾芯雪季也可用. 但機體限定Miniworks Ex.) McNETT的說法是Frontier Pro的濾心可運作到50加侖, 約190升. (比較: MSR的陶瓷濾芯壽命超過千升.) 至於熱水或熱蒸氣反沖能否幫Frontier Pro清潔延壽, 關鍵會是纖維材質的部分能否用熱水反沖, 這就沒有看到資料. 我想, 太髒的水還是要先用頭巾衣服之類的先濾一次, 這樣應該比反沖更能延壽吧. McNETT Frontier Pro還有一個可替換的前級濾片, 若髒了可以洗一洗或刮一刮繼續用, 包裝中有附數片替換備品.
講完了濾心, 再來講機構. 老實說這東西不太好入手, 我雖是讀工科的, 英文也OK, 但包裝背面的簡單說明卻是有看沒有懂, 後來把裡面的完整說明書拿出來, 才知道該怎麼用. 首先要了解, 這東西是多用途的設計, 你可以把它裝在寶特瓶上直接吸, 也可以跟很多水袋系統串著用. 他出廠的組態, 是讓人裝在寶特瓶上直接吸的用法, 若要做大量濾水的功能, 你得先把吸嘴(Bite Me)拿掉.
首先我做了寶特瓶裝髒水(先以自來水瓜代)的測試, 結果發現不太妙, 清水滴的好慢, 手拿的好痠, 很快我發現這樣在山上是沒辦法一晚濾1.5升的, 手會廢掉. 這時工科的基礎派上用處了, 我認為這不是因為自來水太髒要濾很久, 而是因為寶特瓶太硬, 水流下來之後沒辦法回補空氣, 所以就會滴得世界慢. 我的結論就是髒水一定要先裝在水袋裡, 因為軟殼的容器就能平衡氣壓. 但我家的鴨嘴獸(Platypus)水壺早已不知去向, 而且又看到完整說明書有建議要有水管來建立更大的重力差, 所以我決定再跑一趟登山補給站, 買個有水管的水袋.
現場看了老半天, 終於發現鴨嘴獸Hoser只要把吸嘴取下, 就可以套上Frontier Pro的寶特瓶既水管轉接頭. 拿回家用自來水實測, 耶, 流速超讚, 手不會廢掉了, 而且鴨嘴獸Hoser其實是可以吊掛的, 你可以把它勾在某處, 重力就會自動幫你完成濾水工作, 不用在那邊打個老半天. 如果不喜歡流太快, 就減少高度差即可.
照片中吸嘴(Bite Me)已拿掉, 並已接上鴨嘴獸Hoser.
野外實測的情況, 在聖稜O+翠池這趟我們喝了好幾天的山屋雨水桶還有翠池的蟲蟲洗澡水, 過濾對口感真的有改善. 但過濾速度還是有點令人不夠滿意, 特別是前置濾片髒掉時(嗯, 雨水桶顯然不是乍看的那麼乾淨). 此外, 濾水畢竟還是件耗時的工作, 大家還是喜歡吃飽了躲在溫暖的山屋裏頭慢慢弄. 但因為山屋裡面常常找不到剛好的懸吊位置, 所以應該要準備一條繩索和鉤環來調節高度.
喔, 忘了講這個重要的訊息, Frontier Pro搭配Platypus Hoser總共只有150g! 不到瓦斯罐的一半重.
照片中這位是小熊協作的黑熊(兄弟排行老三), 謝謝他幫忙扶水管讓我照相. 拍攝地點是新達山屋.
簡單做兩個結論
1. McNETT的Frontier Pro相較於自製的活性碳濾水器或Brita, 有比較輕巧且堅固的好處, 價格也還算漂亮, 若考慮自製要花的工, 我個人是認為沒必要省到這種程度. 基本上, 我認為McNETT的Frontier Pro就是比自製活性碳濾水器或Brita稍好的選擇, 如此而已.
2. 相較於MSR或Katadyn, Frontier Pro的最大優點是重力運作, 免手打, 但其代價就是其最大缺點 -- 不能濾細菌. 但如果通常你會遇到的是生菌數不算太高的水源, 問題就不大. 偶爾遇到那種情況, 就是多用點瓦斯和時間煮一煮嘛, 或甚至有時還可以考慮二次過濾, 兼取各種濾水器的長處. 例如MSR的Hyperflow Microfilter因為少了活性碳, 所以McNETT的Frontier Pro很適合當他的前級濾水器, 可除怪味是其一, 因入水比較乾淨, MSR手打的工可以減少這是其二. MSR Miniworks Ex和Katadyn Hiker Pro都有活性碳, 但McNETT的Frontier Pro當前級濾水器仍有手打的工可以減少的優勢.
就實務而言, 不需手打真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單憑這一點, 我就認為Frontier Pro重力濾水系統確實很值得推薦. 但也希望讀者確實了解其限制, 不要錯用於生菌數過高的水源或甚至產生無謂的品牌口舌之爭. 物必有用, 我認為重點是要讓器材加在一起產生正面的效益, 解決我的問題, 而不是一定要得出個A和B誰好的結論. 所以請不要留言跟我吵說某某品牌一定比較優秀啦!
我雖不是輕量化的瘋狂信徒, 但我也不喜歡背太多東西, 所以我非常的排斥煮水這件事. 因為一個瓦斯罐也是三百多公克, 背一堆燃料只為了煮水, 燒開了又要放涼, 沒放涼就裝瓶還有塑膠味, 鍋子沒洗乾淨又有食物味, 感覺上真的是很多餘的步驟. 所以這次既然動了念頭要把百岳收一收, 我就想要投資一個濾水器. 原本是想要買MSR的Miniworks Ex, 但考慮我的濾水量不高(個人或小隊用, 估計平均約1.5升 per day per person)及重量(MSR Miniworks Ex的官方重量是456g)和價格問題(MSR濾水器真是貴啊), 在登山補給站的及文建議之下, 我先買了McNETT的Frontier Pro回來測試.
買回來之後仔細看了說明, 基本上McNETT Frontier Pro和MSR的陶瓷濾心還是不同等級的東西, MSR的陶瓷濾心孔徑很小(0.2um), 可以把細菌也擋住(病毒還是不行). Katadyn Hiker Pro和McNETT Frontier Pro的最小的過濾孔徑是由纖維材質所決定, Katadyn Hiker Pro過濾孔徑是0.3um, 可以濾細菌, 但McNETT Frontier Pro只能擋住鞭毛蟲和隱孢子蟲, 雖然規格沒寫, 國外的使用者粗估孔徑應該是2~3um左右. 所以如果生菌過高的水(例如水鹿或山豬滾過或甚至便過的水池), Frontier Pro濾完之後還是得煮沸再喝囉. 乍看之下, McNETT Frontier Pro的特性較差, 但小孔徑的系統都必須手打加壓, 所以孔徑稍大是否就是重力系統可運作的必要之惡呢?
McNETT Frontier Pro的濾心不能被冷凍, 雪季不能用. (比較: MSR的陶瓷濾芯雪季也可用. 但機體限定Miniworks Ex.) McNETT的說法是Frontier Pro的濾心可運作到50加侖, 約190升. (比較: MSR的陶瓷濾芯壽命超過千升.) 至於熱水或熱蒸氣反沖能否幫Frontier Pro清潔延壽, 關鍵會是纖維材質的部分能否用熱水反沖, 這就沒有看到資料. 我想, 太髒的水還是要先用頭巾衣服之類的先濾一次, 這樣應該比反沖更能延壽吧. McNETT Frontier Pro還有一個可替換的前級濾片, 若髒了可以洗一洗或刮一刮繼續用, 包裝中有附數片替換備品.
講完了濾心, 再來講機構. 老實說這東西不太好入手, 我雖是讀工科的, 英文也OK, 但包裝背面的簡單說明卻是有看沒有懂, 後來把裡面的完整說明書拿出來, 才知道該怎麼用. 首先要了解, 這東西是多用途的設計, 你可以把它裝在寶特瓶上直接吸, 也可以跟很多水袋系統串著用. 他出廠的組態, 是讓人裝在寶特瓶上直接吸的用法, 若要做大量濾水的功能, 你得先把吸嘴(Bite Me)拿掉.
首先我做了寶特瓶裝髒水(先以自來水瓜代)的測試, 結果發現不太妙, 清水滴的好慢, 手拿的好痠, 很快我發現這樣在山上是沒辦法一晚濾1.5升的, 手會廢掉. 這時工科的基礎派上用處了, 我認為這不是因為自來水太髒要濾很久, 而是因為寶特瓶太硬, 水流下來之後沒辦法回補空氣, 所以就會滴得世界慢. 我的結論就是髒水一定要先裝在水袋裡, 因為軟殼的容器就能平衡氣壓. 但我家的鴨嘴獸(Platypus)水壺早已不知去向, 而且又看到完整說明書有建議要有水管來建立更大的重力差, 所以我決定再跑一趟登山補給站, 買個有水管的水袋.
現場看了老半天, 終於發現鴨嘴獸Hoser只要把吸嘴取下, 就可以套上Frontier Pro的寶特瓶既水管轉接頭. 拿回家用自來水實測, 耶, 流速超讚, 手不會廢掉了, 而且鴨嘴獸Hoser其實是可以吊掛的, 你可以把它勾在某處, 重力就會自動幫你完成濾水工作, 不用在那邊打個老半天. 如果不喜歡流太快, 就減少高度差即可.
照片中吸嘴(Bite Me)已拿掉, 並已接上鴨嘴獸Hoser.
野外實測的情況, 在聖稜O+翠池這趟我們喝了好幾天的山屋雨水桶還有翠池的蟲蟲洗澡水, 過濾對口感真的有改善. 但過濾速度還是有點令人不夠滿意, 特別是前置濾片髒掉時(嗯, 雨水桶顯然不是乍看的那麼乾淨). 此外, 濾水畢竟還是件耗時的工作, 大家還是喜歡吃飽了躲在溫暖的山屋裏頭慢慢弄. 但因為山屋裡面常常找不到剛好的懸吊位置, 所以應該要準備一條繩索和鉤環來調節高度.
喔, 忘了講這個重要的訊息, Frontier Pro搭配Platypus Hoser總共只有150g! 不到瓦斯罐的一半重.
照片中這位是小熊協作的黑熊(兄弟排行老三), 謝謝他幫忙扶水管讓我照相. 拍攝地點是新達山屋.
簡單做兩個結論
1. McNETT的Frontier Pro相較於自製的活性碳濾水器或Brita, 有比較輕巧且堅固的好處, 價格也還算漂亮, 若考慮自製要花的工, 我個人是認為沒必要省到這種程度. 基本上, 我認為McNETT的Frontier Pro就是比自製活性碳濾水器或Brita稍好的選擇, 如此而已.
2. 相較於MSR或Katadyn, Frontier Pro的最大優點是重力運作, 免手打, 但其代價就是其最大缺點 -- 不能濾細菌. 但如果通常你會遇到的是生菌數不算太高的水源, 問題就不大. 偶爾遇到那種情況, 就是多用點瓦斯和時間煮一煮嘛, 或甚至有時還可以考慮二次過濾, 兼取各種濾水器的長處. 例如MSR的Hyperflow Microfilter因為少了活性碳, 所以McNETT的Frontier Pro很適合當他的前級濾水器, 可除怪味是其一, 因入水比較乾淨, MSR手打的工可以減少這是其二. MSR Miniworks Ex和Katadyn Hiker Pro都有活性碳, 但McNETT的Frontier Pro當前級濾水器仍有手打的工可以減少的優勢.
就實務而言, 不需手打真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單憑這一點, 我就認為Frontier Pro重力濾水系統確實很值得推薦. 但也希望讀者確實了解其限制, 不要錯用於生菌數過高的水源或甚至產生無謂的品牌口舌之爭. 物必有用, 我認為重點是要讓器材加在一起產生正面的效益, 解決我的問題, 而不是一定要得出個A和B誰好的結論. 所以請不要留言跟我吵說某某品牌一定比較優秀啦!
20130726 看穆特勒布山
我一直很想要有一張穆特勒布山的照片, 岩壁上留有殘雪的那種. 以前也不知道在哪邊看過一張, 那類似刀刃造型的岩壁, 白色殘雪映著藍色天光的冷酷色調, 讓我留下了很深刻, 甚至到有點夢幻化的印象.
雖然自己會想爬山是因為國中時期看了堂哥的百岳全集, 照講爬山的目標就應該是完成百岳. 但學生時代總是會有些比較不實際的想法, 那時居然覺得爬完百岳並沒甚麼特別的, 也不記得哪天就發了個怪願想要爬完「九嶂」, 也就是岳界前輩邢天正所選九座鋸齒狀的山嶺, 其中有阿屘那來和東霸兩座棘手的非百岳. 學生時代的我還蠻認真在實踐爬九嶂這個理想的, 所以我開的第一個大眾化活動隊是屏風山(為屏風山), 第二個大眾化活動隊是鋸山橫斷(為鋸山), 我帶的第一個高山縱走隊是新康橫斷 (為布拉克桑山), 之後又當班底走了大雪劍(為小劍山). 但從第一線撤下不再帶隊之後, 這二十年內就沒有任何進度, 現在別說爬完九嶂遙遙無期, 連百岳數也停滯十多年沒有什麼長進.
最近認真在想要把百岳收一收, 若要從有山屋的開始, 就想到聖稜還有穆特勒布山, 於是她成為我的第五座九嶂. 為此我也開始留意穆特勒布山岩壁的拍攝角度問題, 究竟以前看了如此心動的那張照片是從哪裡拍的呢?
二十年的網路發展讓資料蒐集變得容易許多, 所以現在我只要打幾個字, 就可以找出穆特勒布山在不同位置拍攝到的照片. 為避免侵權問題, 以下的照片有些會經過黑白處理, 只留下山形.
先從空中來看. 航照圖顯示, 穆特勒布山的東北側主要是一大塊斜板岩壁, 它帶有一階一階的紋理. 有些人的blog說這是冰河磨出來的, 但因為我還沒找到學者的原始資料, 暫時持比較保留的態度. 這一階一階的其實有點像板岩一頁一頁的情況, 我覺得那是在變質之前它就有軟硬不一的沉積結構. 但這些階狀紋理真的會跟冰河有關嗎? 或他只是剛好崩裂成那個樣子呢? 這可能還是要由地質學者來回答.
從巴紗拉雲山看過來的穆特勒布山雖然也很好看, 但山形偏向壯闊, 不如東北側布秀蘭那邊看來又尖又險.
從素密達山拍攝的照片不多, 這是因為距離太近又太偏正東, 有一塊斜板岩壁已經看不到. 如此山形雖險, 但卻沒什麼特殊可辨識之處.
從地圖上看來品田山, 布秀蘭山這兩座山相對於穆特勒布山的方位角相差不多,因為角度的關係, 這些其中一片斜板的紋理看起來好像是垂直的, 有如刀刃, 所以比巴紗拉雲看過來險得多. 雖然角度類似, 但是從品田山拍到的照片裡, 穆特勒布山多了個尖峰.
這是不奇怪, 既然是九嶂之一, 當然是有好幾個山頭的橫嶺, 只是因為品田山太高又比較遠, 後面那座山頭就很容易露出來, 但這樣有點影響到照片裡的山形和氣勢.
從布秀蘭山拍攝的照片是目前覺得最好的, 後面那座山頭被藏了起來, 不會影響氣勢, 所以這個點拍攝穆特勒布的照片是最多的.
上河版的百岳全集之中, 收錄劉思沂的那張日出穆特勒布也就是在布秀蘭山所拍攝. 以我模糊的記憶, 那張雪季的穆特勒布照片, 應該也是在此角度拍攝無誤.
只是冬天要到布秀蘭山談何容易呀! 雖然有三條正規山路可抵布秀蘭山, 但品田斷崖和素密達斷崖都可能變成極難對付的冰岩混合地形, 只剩北方巴紗拉雲稜線過來的路稍有可行性. 但在雪季連巴紗拉雲稜線也可能會有很多碎冰岩混合地形. 難道只能重操舊業另覓他徑嗎? 嗯, 還真是個疑難雜症.
附記:
台灣的高山積雪, 特別是在北部山區, 會有東北厚西南薄的特性. 所以穆特勒布這片朝向東北的岩壁是相對容易積雪的地方. 但像巴紗拉雲南坡那邊, 一方面是陡, 一方面是背風, 冬天的積雪應該是不深的. 目前有看到的穆特勒布雪季照片都是從品田所攝或甚至是空拍的.
雖然自己會想爬山是因為國中時期看了堂哥的百岳全集, 照講爬山的目標就應該是完成百岳. 但學生時代總是會有些比較不實際的想法, 那時居然覺得爬完百岳並沒甚麼特別的, 也不記得哪天就發了個怪願想要爬完「九嶂」, 也就是岳界前輩邢天正所選九座鋸齒狀的山嶺, 其中有阿屘那來和東霸兩座棘手的非百岳. 學生時代的我還蠻認真在實踐爬九嶂這個理想的, 所以我開的第一個大眾化活動隊是屏風山(為屏風山), 第二個大眾化活動隊是鋸山橫斷(為鋸山), 我帶的第一個高山縱走隊是新康橫斷 (為布拉克桑山), 之後又當班底走了大雪劍(為小劍山). 但從第一線撤下不再帶隊之後, 這二十年內就沒有任何進度, 現在別說爬完九嶂遙遙無期, 連百岳數也停滯十多年沒有什麼長進.
最近認真在想要把百岳收一收, 若要從有山屋的開始, 就想到聖稜還有穆特勒布山, 於是她成為我的第五座九嶂. 為此我也開始留意穆特勒布山岩壁的拍攝角度問題, 究竟以前看了如此心動的那張照片是從哪裡拍的呢?
二十年的網路發展讓資料蒐集變得容易許多, 所以現在我只要打幾個字, 就可以找出穆特勒布山在不同位置拍攝到的照片. 為避免侵權問題, 以下的照片有些會經過黑白處理, 只留下山形.
先從空中來看. 航照圖顯示, 穆特勒布山的東北側主要是一大塊斜板岩壁, 它帶有一階一階的紋理. 有些人的blog說這是冰河磨出來的, 但因為我還沒找到學者的原始資料, 暫時持比較保留的態度. 這一階一階的其實有點像板岩一頁一頁的情況, 我覺得那是在變質之前它就有軟硬不一的沉積結構. 但這些階狀紋理真的會跟冰河有關嗎? 或他只是剛好崩裂成那個樣子呢? 這可能還是要由地質學者來回答.
從巴紗拉雲山看過來的穆特勒布山雖然也很好看, 但山形偏向壯闊, 不如東北側布秀蘭那邊看來又尖又險.
從素密達山拍攝的照片不多, 這是因為距離太近又太偏正東, 有一塊斜板岩壁已經看不到. 如此山形雖險, 但卻沒什麼特殊可辨識之處.
從地圖上看來品田山, 布秀蘭山這兩座山相對於穆特勒布山的方位角相差不多,因為角度的關係, 這些其中一片斜板的紋理看起來好像是垂直的, 有如刀刃, 所以比巴紗拉雲看過來險得多. 雖然角度類似, 但是從品田山拍到的照片裡, 穆特勒布山多了個尖峰.
這是不奇怪, 既然是九嶂之一, 當然是有好幾個山頭的橫嶺, 只是因為品田山太高又比較遠, 後面那座山頭就很容易露出來, 但這樣有點影響到照片裡的山形和氣勢.
從布秀蘭山拍攝的照片是目前覺得最好的, 後面那座山頭被藏了起來, 不會影響氣勢, 所以這個點拍攝穆特勒布的照片是最多的.
上河版的百岳全集之中, 收錄劉思沂的那張日出穆特勒布也就是在布秀蘭山所拍攝. 以我模糊的記憶, 那張雪季的穆特勒布照片, 應該也是在此角度拍攝無誤.
只是冬天要到布秀蘭山談何容易呀! 雖然有三條正規山路可抵布秀蘭山, 但品田斷崖和素密達斷崖都可能變成極難對付的冰岩混合地形, 只剩北方巴紗拉雲稜線過來的路稍有可行性. 但在雪季連巴紗拉雲稜線也可能會有很多碎冰岩混合地形. 難道只能重操舊業另覓他徑嗎? 嗯, 還真是個疑難雜症.
附記:
台灣的高山積雪, 特別是在北部山區, 會有東北厚西南薄的特性. 所以穆特勒布這片朝向東北的岩壁是相對容易積雪的地方. 但像巴紗拉雲南坡那邊, 一方面是陡, 一方面是背風, 冬天的積雪應該是不深的. 目前有看到的穆特勒布雪季照片都是從品田所攝或甚至是空拍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