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20130726 看穆特勒布山

我一直很想要有一張穆特勒布山的照片, 岩壁上留有殘雪的那種. 以前也不知道在哪邊看過一張, 那類似刀刃造型的岩壁, 白色殘雪映著藍色天光的冷酷色調, 讓我留下了很深刻, 甚至到有點夢幻化的印象.

雖然自己會想爬山是因為國中時期看了堂哥的百岳全集, 照講爬山的目標就應該是完成百岳. 但學生時代總是會有些比較不實際的想法, 那時居然覺得爬完百岳並沒甚麼特別的, 也不記得哪天就發了個怪願想要爬完「九嶂」, 也就是岳界前輩邢天正所選九座鋸齒狀的山嶺, 其中有阿屘那來和東霸兩座棘手的非百岳. 學生時代的我還蠻認真在實踐爬九嶂這個理想的, 所以我開的第一個大眾化活動隊是屏風山(為屏風山), 第二個大眾化活動隊是鋸山橫斷(為鋸山), 我帶的第一個高山縱走隊是新康橫斷 (為布拉克桑山), 之後又當班底走了大雪劍(為小劍山). 但從第一線撤下不再帶隊之後, 這二十年內就沒有任何進度, 現在別說爬完九嶂遙遙無期, 連百岳數也停滯十多年沒有什麼長進.

最近認真在想要把百岳收一收, 若要從有山屋的開始, 就想到聖稜還有穆特勒布山, 於是她成為我的第五座九嶂. 為此我也開始留意穆特勒布山岩壁的拍攝角度問題, 究竟以前看了如此心動的那張照片是從哪裡拍的呢?

二十年的網路發展讓資料蒐集變得容易許多, 所以現在我只要打幾個字, 就可以找出穆特勒布山在不同位置拍攝到的照片. 為避免侵權問題, 以下的照片有些會經過黑白處理, 只留下山形.

先從空中來看. 航照圖顯示, 穆特勒布山的東北側主要是一大塊斜板岩壁, 它帶有一階一階的紋理. 有些人的blog說這是冰河磨出來的, 但因為我還沒找到學者的原始資料, 暫時持比較保留的態度. 這一階一階的其實有點像板岩一頁一頁的情況, 我覺得那是在變質之前它就有軟硬不一的沉積結構. 但這些階狀紋理真的會跟冰河有關嗎? 或他只是剛好崩裂成那個樣子呢? 這可能還是要由地質學者來回答.

從巴紗拉雲山看過來的穆特勒布山雖然也很好看, 但山形偏向壯闊, 不如東北側布秀蘭那邊看來又尖又險.

從素密達山拍攝的照片不多, 這是因為距離太近又太偏正東, 有一塊斜板岩壁已經看不到. 如此山形雖險, 但卻沒什麼特殊可辨識之處.

從地圖上看來品田山, 布秀蘭山這兩座山相對於穆特勒布山的方位角相差不多,因為角度的關係, 這些其中一片斜板的紋理看起來好像是垂直的, 有如刀刃, 所以比巴紗拉雲看過來險得多. 雖然角度類似, 但是從品田山拍到的照片裡, 穆特勒布山多了個尖峰.

這是不奇怪, 既然是九嶂之一, 當然是有好幾個山頭的橫嶺, 只是因為品田山太高又比較遠, 後面那座山頭就很容易露出來, 但這樣有點影響到照片裡的山形和氣勢.

從布秀蘭山拍攝的照片是目前覺得最好的, 後面那座山頭被藏了起來, 不會影響氣勢, 所以這個點拍攝穆特勒布的照片是最多的.

上河版的百岳全集之中, 收錄劉思沂的那張日出穆特勒布也就是在布秀蘭山所拍攝. 以我模糊的記憶, 那張雪季的穆特勒布照片, 應該也是在此角度拍攝無誤.

只是冬天要到布秀蘭山談何容易呀! 雖然有三條正規山路可抵布秀蘭山, 但品田斷崖和素密達斷崖都可能變成極難對付的冰岩混合地形, 只剩北方巴紗拉雲稜線過來的路稍有可行性. 但在雪季連巴紗拉雲稜線也可能會有很多碎冰岩混合地形. 難道只能重操舊業另覓他徑嗎? 嗯, 還真是個疑難雜症.

附記:
台灣的高山積雪, 特別是在北部山區, 會有東北厚西南薄的特性. 所以穆特勒布這片朝向東北的岩壁是相對容易積雪的地方. 但像巴紗拉雲南坡那邊, 一方面是陡, 一方面是背風, 冬天的積雪應該是不深的. 目前有看到的穆特勒布雪季照片都是從品田所攝或甚至是空拍的.

1 則留言:

  1. 方便跟您聯絡討論嗎?請加我並且發個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tienyi.hsiao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