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20130918 蜻蜓

有一隻蜻蜓停在我們家窗口的九層塔上. 這是我第一次用百微照昆蟲, 不敢靠太近, 怕嚇到牠. 所以還是有點格放. 放在這邊的大圖是1024x600. 原圖還是有2x和4x, 就是2048x1200和4096x2400. 像素不是問題, 景深真的才是最大的問題. 好美的翅膀.





20130917 撿百岳

一直以來, 都沒有覺得爬百岳有什麼不對, 旅遊者本來就該去看看很多不同的地方, 百岳只是一個被提出的清單而已. 但每次當一趟行程面臨要不要變更的時候, 總是會跑出一些問題, 心裡就很掙扎. 此時才會忽然想通, 原來人家批評撿百岳這件事, 並不是講爬百岳有什麼不對, 而是說有些爬山的人的心態很像在應付什麼. 就好像拿了張Checklist, 要打完一百個勾勾才可以下班, 但根本心不在焉.

如果氣象預報說颱風要來了, 一個長程縱走無法順利完成, 或是可以完成, 但雨水稍多, 而且會接到通知你入園許可已被取消的電話, 這樣你還要不要上山? 在颱風影響之前, 其實可能有一些時間是可以走一些地方的, 那還去不去呢?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 有些人說不去, 太浪費假, 浪費車資和時間, 有些人說要去, 因為他的假請了就還是用掉. 但這種對話的主角都是請假, 是錢, 好像沒多少人會覺得自己在討論的是看到山的不同風貌的一次機會, 還是與家人朋友一起的機會. 這確實是個事實啦, 爬山只是休閒活動嘛, 也要先能滿足某種經濟效益, 才可以端出來討論. 只是, 我們要表現得多世俗或多超脫呢?

我們常常很在意一條沒走過的路線, 一定要在一個很晴朗的天氣去, 因為覺得自己不會再來了. 我確實一直是這樣安排. 但如果你在爬某座山的時候還是天氣不好, 就是走過去, 卻什麼都沒看到, 那你會不會希望有機會再來? 好吧, 這是個爛問題, 說希望大家都希望, 但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再來? 事實上, 絕大多數人都是覺得這顆百岳既已到手, 就不需要再去了, 我好像也有點這樣的想法. 我不記得盆駒有沒有特別的展望, 但我實在沒興趣再去, 那趟路我只記得取水處擦洗一下頂舒服的, 其他只有累累累.

但其實也不對, 有些地方, 我確實是想再去一次的, 在不同的天候, 在不同的季節, 或同樣的天候與季節. 也許是為了花, 也許是為了紅葉, 也許是為了雪, 也許是為了動物, 也許是為了雲, 也許是為晨昏的陽光顏色或彩虹. 想想我還是有品味、格調與好奇心. 這種想法也許會維持我不落入所謂"撿百岳"的心態. 當然, 這心態也讓我遇到了一些麻煩, 因為我必須要自己組隊才能控制季節與天氣, 控制在那些特殊的地方停留久一點, 或甚至得離開傳統路線. 所以, 我就不太容易跟別人的隊. 因為別人開隊通常是為了配合假期, 誰管你這風花雪月的想法呢?

我不知道陳炳元, 劉思沂這些人完成百岳了沒, 他們常常花時間重複去相同的地方, 縱使他們沒有完成百岳, 也不代表他們山爬得不夠. 劉思沂是一直去同一個地方到水鹿都認識他了, 才可以靠近去拍照的. 我想南湖的香青枯木若有靈, 應該也認得陳炳元了. 有很多在山岳協會帶隊的人不只是完成百岳, 根本就是兩百三百這樣算的. 這些才是真正愛山的人, 就算他們爬的山也都是百岳只是百岳, 可沒人敢說他們有"撿百岳"的心態. 他們可沒有在應付什麼. 高山百岳沒有原罪, 重點是爬山的人秉持的是何種心態.

所以, 我們該隨時提醒自己, 有很多地方你多去一次是對的, 不要拿出各種理由拒絕. 百岳還沒完成, 並不是拒絕重複的理由. 重複去一個地方並沒有問題, 只是自己要有想法, 知道為什麼.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20130906 登山體能回春大作戰

因為怕熱, 我實在不喜歡跑步, 也沒迷過騎自行車. 離開校園後我的運動就只有登山、游泳跟上健身房. 小孩出生後這七年, 我原本僅有的一點運動也都停了, 所以現在整個人的體能狀況是從零開始重建.

重建體能的第一個目標很小, 只是今年三月底去標定獵路的行程. 當時我只有比較頻繁地輕裝爬象山, 結果實戰才一個下午的操勞就鐵腿了. 這表示一小時的肌耐力和七小時是不同的, 要碰這種兩天一夜強度的路線, 還是真的得先習慣爬一整天的郊山才行.

重建體能的第二個目標是七月初的社團活動要背小兒子爬坡近900m, 等於要練回重裝登山的能力, 於是從五月開始我嘗試強度更高的一日郊山伴隨著一些慢跑訓練. 這個階段郊山和負重的狀況都蠻順利的, 但慢跑的狀況就不太理想, 雖然也可以連續跑20分鐘, 但就是怎麼都跑不快. 而且膝蓋很容易有緊繃感.

六月初在陽明山區發生的膝傷讓我緊張了一下, 我才發現自己的腿部肌肉力量可能還不夠. 後來有天覺得自己抓不到跑步的感覺, 就試著做了高抬膝走的動作, 發現大腿很快就酸了, 也因此得到個結論, 之前即使慢跑20分鐘, 也都沒有用到大腿肌肉. 所以太慢的慢跑對於爬山並不是個好訓練, 一定要速度稍快到大腿有抬高的才會有幫助. 之後用高抬膝動作惡補了一陣子, 七月初的社團活動下坡就走得很好, 看起來下一個目標聖稜O下志佳陽應該是可行的.

歸納一下先前這段時間, 其實沒有做很系統的訓練, 就是以爬山訓練爬山. 唯一的特別收穫是發現高抬膝這個動作的妙用. 解釋一下高抬膝這個動作的特色. 他的好處在於
(1) 負載很輕, 偏向有氧, 可以鍛鍊肌耐力, 而不像上健身房做腿部的重量訓練會比較偏向肌爆發力.
(2) 他真的是個隨時隨地可做的動作, 在辦公室的休息時間你也可以踩個100~200下. 不用早起也可以做.
(3) 他是真的模擬了上下山大跨步的動作, 爬山會動到的肌肉, 應該沒什麼遺漏.
不過他也只有過渡期有用, 等腿部肌肉稍微建立力量了之後, 還是應該要用其他方式進行強度更高的訓練.

一開始這段時間的想法比較簡單, 只是覺得重裝能力練回來, 就希望今年夏天可以上高山走個縱走. 但後來慢慢想通了一些事, 體能的重建和維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沒辦法在這幾年下決心把百岳收掉, 去九華瀑布和嘆息灣看看, 恐怕今生再也不會有機會. 所以, 就這樣體能的目標越拉越高. 但大於10天的長程隊伍, 這可是我大三體能巔峰的水準. 想回到21歲的體能對任何中年男子都是很艱鉅的挑戰啊! 而且我的青春膝蓋還在家嗎?

七月下旬聖稜O+翠池這趟, 我被全馬4hr以內的隊友電得很慘, 一個3hr的長上坡, 我通常得讓他等上1hr. 其實我的速度並沒有比岳界平均慢, 但很明顯因為心肺功能的差異, 我每走幾步就會被身體的保護機制強迫休息, 所以就沒辦法追趕他的速度. 上坡有問題, 下坡也是擔心. 還好下山的這一路, 走得頗正常, 也很少使用登山杖, 所以我想我的青春膝蓋還沒有飛走, 只是得小心照顧.

回來後檢討自己的體能狀況, 覺得心肺功能是需要好好提升, 因為不能持續早起跑步, 所以就先用健身房的橢圓交叉訓練器取代, 一次踩上1hr, 伴隨心跳控制在心肺功能訓練區(最高心跳的70%左右), 約2-3天做一次訓練. 橢圓交叉訓練器的好處是膝蓋無負擔, 但我後來才想通這也代表對膝蓋直接有關的肌肉無訓練. 前陣子去爬象山測新背包的時候, 可以感覺到體能確實有所改善, 以前輕裝中間還會停一下, 現在重裝已經可以不休息直接上山頂了.

但即使是這樣, 跑步的能力還是回不到6km/30min, 事實上練了這麼久之後連2km/10min都還在掙扎, 雖然想跑快一點, 還是會被身體的保護機制強迫降速, 這表示心肺功能離年輕時的水準還很遠呢. 有天看到操場上一群成功中學田徑隊的小夥子打赤膊在狂奔400公尺短跑, 各個都是精瘦腿長的標準馬拉松選手模樣, 真不禁要懷疑自己是否會因為體重增加, 再也跑不到6km/30min的速度了. 不知道心肺功能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有更顯著的改善, 又能否回到年輕時的水準呢? 而且每次跑步之後, 膝蓋附近的緊繃感還是大約會維持一天, 這也是一件不太對勁的事, 看起來大腿的訓練還不夠.

後來嘗試參加健身房的飛輪課程, 發現大腿還是會感覺吃力, 證實了先前的疑慮. 經過幾次飛輪課程將大腿再強化之後, 果然跑步就不會再造成膝蓋附近的緊繃感囉. 再下來希望藉由飛輪的幫助, 跑步速度還能再提升一些.

希望明年夏天之前真的可以練回到年輕時的體能, 去走個十天或更長的隊伍, 一點一點圓掉幾個心願. 要好好加油了.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20130905 登山東西軍

大多數台灣人以為的登山, 就是爬七星山這樣的郊山, 或有些人以為就是爬百岳. 這些活動在英文應該是HikingTrekking, 而不是Mountaineering. 台灣也不是完全沒有Mountaineering, 還是有人在玩技術溯溪或岩雪攀, 也有探勘這種綜合式的活動, 只是這些都相對冷門了些, 一般大眾不容易理解. 撇開偏向Mountaineering的活動不談, 我們就先來看大多數台灣人以為的登山有什麼特色.

登山活動是個非常需要心肺功能的運動. 但在肌力的要求上, 比較偏向耐力而非爆發力. 所以你若注意看一下登山的人的身材, 精瘦的雖多, 但通常沒有瘦到線條分明, 偏壯的也不少, 但通常沒有像健身房裡看到那種肌肉結塊的. 登山的愛好者男生女生都有, 老人年輕人都有, 甚至小孩也有. 他不像打球一定要有多好的肌肉爆發力或協調性, 任何普通人, 只要你願意, 你就可以跟人一起去登山, 只差路線長短坡度, 走快走慢等等. 所以登山是個非常沒有入門檻的活動. 我的老爸老媽也偶爾會去爬象山呢!

登山跟走路旅遊有什麼不同? 本質上沒有, 登山的過程就是旅遊. 只是登山走的地方既然是山區, 人煙就稀少, 遇到問題就不容易取得幫助, 所以就有比較重的安全顧慮. 迷路, 體力不支或受傷, 遇到蛇或蜂等等, 這些都會需要他人幫助. 而取得幫助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結伴同行.

這些特性就塑造出傳統登山團體的特色. 登山團體原則上對簡單的路線是來者不拒, 但你要繼續下去走比較深遠的路線, 體能一定要提升, 團隊意識一定要有. 體能強的人也不宜突出個人, 應該要盡力幫助他人. 因為要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走在一起. 基本上傳統登山活動就不是以競技為目標, 而是以安全地完成隊伍所預定的路線為最高原則. 傳統登山活動與其說是一種運動, 還不如說他像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甚至會宣稱它們不是為了風景而登山, 他們是為了那種人與人之間特別的感覺而登山.

以往入山證的申請規定就是三人以上, 所以國家和傳統登山團體等於是連手在壓抑獨攀這件事. 其實以前我就覺得這是不對的, 獨攀對於認真爬山的人是一個重要的訓練. 每一個人在山上行走時, 都會發生前後看不到人的情況. 每個迷路走失的人, 最後一段路都是獨行. 獨攀的訓練可以幫助登山的人習慣這種場面, 並習慣靠自己的力量走回正路. 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山裡平靜坦蕩地過一夜, 在山裡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可以保持冷靜, 這樣的心理素質對帶隊也非常的重要. 事實上, 我發現有蠻多資深的登山帶隊者, 在獨攀還是個禁忌的時代, 都已經偷偷嘗試過這件事. 我也是.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入山證變成一個人也可以申請, 獨攀不再是老手的訓練, 反而成為新手的遊戲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國家了解到登山者的需要, 而是在與國際接軌的趨勢下, 開放獨攀是必須的, 尤其是國家公園的部分. 國家機器當然很難判斷一個獨攀的申請者, 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帶隊者, 或是一個天性不合群的初學者. 所以我們就看到很多並沒有辦法帶領一個隊伍的人, 也開始獨攀比較困難的路線. 對應的山難故事, 也開始變多.

以往資訊不流通, 登山的路線資訊形成帶領登山隊伍的障礙. 但現在網路發達, GPS普及, 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在網路上找到航跡檔, 於是怕迷路的問題看似解決了, 有更多沒有受過登山訓練的人也可以跳出來說他可以帶隊. 對應的山難故事, 又開始變多.

隨著近年自行車, 三鐵和路跑的風行, 台灣開始出現另一批心肺功能很好的運動人口, 但和傳統登山活動不同, 這些活動都是以個人為單位, 也都有一個數字可以排名. 所以就像所有競技活動一樣, 只要你想的話, 大家可以比來比去, 可以講垃圾話, 可以比你弱我強. 當這群人開始跨界參與登山活動的時候, 文化的衝突就發生了. 主要的衝突點在於群體vs個人, 安全vs競速這兩個地方.

以前也是有登山的競速活動, 但通常是屬於茶餘飯後的層級, 幾個人私下就比來比去, 誰耐背又爬坡快之類的. 真有什麼比賽, 也是在侷限的環境下, 例如塔塔加路跑, 山岳鐵人賽等等. 但現在因為這群人的加入, 因為獨攀誰都可以申請, 因為GPS導航, 比賽已經活生生搬到你的旁邊, 而且比賽隨時在進行, 你就算無意加入, 卻也會被流言掃中. 當一支傳統武陵四秀的隊伍背了三天兩夜的裝備糧食辛苦上攀的時候, 旁邊可能有幾個輕裝要走一日四秀的正要超車. 這場面要如何不難堪?

要當場說他們安全會有問題嗎? 不對, 這樣的想法有點不道德. 是國家公園把路修得太好, 既然就是條路, 人家要在這邊跑馬拉松你管得到嗎? 你如果在平地看人跑馬拉松你會說他不安全嗎? 要說他們純趕路沒看風景嗎? 這也不對, 他們也是走一樣的路, 每天天氣可是不一定的. 終究我們只能說, 那是個人選擇.

可是搞傳統登山的也別氣餒, 跑山只能在路好的地方, 路越差的地方, 越深越遠的行程, 甚至是沒路的地方, 人還是得團結面對, 才能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 這些地方, 沒有受過傳統登山的訓練或不能合群的人, 是冒著更大的生命危險才能去的. 我們一樣只能說, 那是個人選擇.

所以就像料理東西軍的那句話, 今晚你要點的是哪一道菜? 不過希望和料理東西軍的規矩不同, 大家都可以吃到想吃的料理喔.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20130815 掉底的Gore-Tex登山鞋(下集)

不得不承認, 穿自己黏的登山鞋去走聖稜O這種路線, 真是個很笨的主意. 走泥土路也就算了, 但這是岩稜而且還要爬岩呢! 我真是太看得起五金行賣的黏鞋用強力膠了. 第一天上新達都還OK, 但第二天攀下品田斷崖, 上下布秀蘭山的岩稜, 這些考驗就太艱難了些. 很不幸在素密達之前, 一隻腳的後跟就罷工開口笑了. 停下來盤算一番, 我是可以穿Teva溯溪涼鞋過素密達斷崖, 但雪山北鞍西坡的那段恐怖碎石坡,  是不可能靠Teva溯溪涼鞋頂過去的, 所以一定得把登山鞋做個暫時的補救, 不然翠池之行就得放棄了.

還好同時段一起走聖稜O的有經驗豐富的小熊協作, 兩位布農原住民兄弟指點我可以去素密達山屋找鐵絲來綁. 但不巧這個山屋的藏寶處似乎剛被清理過, 只有掃把上面的鐵絲勉強可用. 而且我也不知道怎麼用鐵絲綁登山鞋的後跟, 只好看兩位老手表演.

看他們把鐵絲彎了一下, 用爐火考紅尖端, 往鞋底橡膠刺下去. 我總算稍微有點搞懂他們要做什麼了, 我想我可以加速這件事, 因為我帶了八條束帶還有瑞士刀. 瑞士刀裡面有一隻帶孔的短刀, 是專門用於鑽孔的, 他們用它在鞋底鑽出兩個孔, 然後在鞋筒的後跟皮面上也鑽出兩個孔, 把束帶穿過去, 收緊成兩個小環, 這樣就固定住了.



這裡有個小地方得注意, 束帶的頭一定得留在鞋筒旁邊, 如果留在底下, 磨一下子就會斷開.

前方開口笑也可以用一樣的手法固定. 不過這個穿孔的方式處理過的鞋子, 下山就只能丟了. 我特別留著只是為了拍照記錄此綁法.

中段的部分, 其實只要用兩條>20cm束帶接在一起就可以綁住, 不須穿孔. 但是每天到營地要拿尖銳物頂開束帶頭裡面的卡榫, 這樣才能無損耗地繼續使用. 其實這件事蠻討厭的, 剛到營地最累的時候, 脫雙鞋子還得花上好幾分鐘.

建議每支隊伍應該都要帶個15條以上的束帶當公物, 最好是25cm的.

阿Q一點, 如果不是做了這件蠢事, 也就不會學到如何綁登山鞋. 以後如果遇到有人登山鞋掉底, 我就可以教他怎麼處理了. 謝謝小松和黑熊的幫忙, 還有教我學會怎麼處理這件事.

後記:
因為後面又安排了一些隊伍, 看起來短期內的登山頻率還可以, 而且會是高山縱走居多, 所以我決定再投資一雙重裝型登山鞋. 但這次可要在上山前先好好磨一磨才行.
之前也拿了一件2.5L的透氣雨衣, 但這次我決定聽從網路建議, 買三千以下的就好, 一方面是輕, 一方面是byebye了也不會太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