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20130906 登山體能回春大作戰

因為怕熱, 我實在不喜歡跑步, 也沒迷過騎自行車. 離開校園後我的運動就只有登山、游泳跟上健身房. 小孩出生後這七年, 我原本僅有的一點運動也都停了, 所以現在整個人的體能狀況是從零開始重建.

重建體能的第一個目標很小, 只是今年三月底去標定獵路的行程. 當時我只有比較頻繁地輕裝爬象山, 結果實戰才一個下午的操勞就鐵腿了. 這表示一小時的肌耐力和七小時是不同的, 要碰這種兩天一夜強度的路線, 還是真的得先習慣爬一整天的郊山才行.

重建體能的第二個目標是七月初的社團活動要背小兒子爬坡近900m, 等於要練回重裝登山的能力, 於是從五月開始我嘗試強度更高的一日郊山伴隨著一些慢跑訓練. 這個階段郊山和負重的狀況都蠻順利的, 但慢跑的狀況就不太理想, 雖然也可以連續跑20分鐘, 但就是怎麼都跑不快. 而且膝蓋很容易有緊繃感.

六月初在陽明山區發生的膝傷讓我緊張了一下, 我才發現自己的腿部肌肉力量可能還不夠. 後來有天覺得自己抓不到跑步的感覺, 就試著做了高抬膝走的動作, 發現大腿很快就酸了, 也因此得到個結論, 之前即使慢跑20分鐘, 也都沒有用到大腿肌肉. 所以太慢的慢跑對於爬山並不是個好訓練, 一定要速度稍快到大腿有抬高的才會有幫助. 之後用高抬膝動作惡補了一陣子, 七月初的社團活動下坡就走得很好, 看起來下一個目標聖稜O下志佳陽應該是可行的.

歸納一下先前這段時間, 其實沒有做很系統的訓練, 就是以爬山訓練爬山. 唯一的特別收穫是發現高抬膝這個動作的妙用. 解釋一下高抬膝這個動作的特色. 他的好處在於
(1) 負載很輕, 偏向有氧, 可以鍛鍊肌耐力, 而不像上健身房做腿部的重量訓練會比較偏向肌爆發力.
(2) 他真的是個隨時隨地可做的動作, 在辦公室的休息時間你也可以踩個100~200下. 不用早起也可以做.
(3) 他是真的模擬了上下山大跨步的動作, 爬山會動到的肌肉, 應該沒什麼遺漏.
不過他也只有過渡期有用, 等腿部肌肉稍微建立力量了之後, 還是應該要用其他方式進行強度更高的訓練.

一開始這段時間的想法比較簡單, 只是覺得重裝能力練回來, 就希望今年夏天可以上高山走個縱走. 但後來慢慢想通了一些事, 體能的重建和維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沒辦法在這幾年下決心把百岳收掉, 去九華瀑布和嘆息灣看看, 恐怕今生再也不會有機會. 所以, 就這樣體能的目標越拉越高. 但大於10天的長程隊伍, 這可是我大三體能巔峰的水準. 想回到21歲的體能對任何中年男子都是很艱鉅的挑戰啊! 而且我的青春膝蓋還在家嗎?

七月下旬聖稜O+翠池這趟, 我被全馬4hr以內的隊友電得很慘, 一個3hr的長上坡, 我通常得讓他等上1hr. 其實我的速度並沒有比岳界平均慢, 但很明顯因為心肺功能的差異, 我每走幾步就會被身體的保護機制強迫休息, 所以就沒辦法追趕他的速度. 上坡有問題, 下坡也是擔心. 還好下山的這一路, 走得頗正常, 也很少使用登山杖, 所以我想我的青春膝蓋還沒有飛走, 只是得小心照顧.

回來後檢討自己的體能狀況, 覺得心肺功能是需要好好提升, 因為不能持續早起跑步, 所以就先用健身房的橢圓交叉訓練器取代, 一次踩上1hr, 伴隨心跳控制在心肺功能訓練區(最高心跳的70%左右), 約2-3天做一次訓練. 橢圓交叉訓練器的好處是膝蓋無負擔, 但我後來才想通這也代表對膝蓋直接有關的肌肉無訓練. 前陣子去爬象山測新背包的時候, 可以感覺到體能確實有所改善, 以前輕裝中間還會停一下, 現在重裝已經可以不休息直接上山頂了.

但即使是這樣, 跑步的能力還是回不到6km/30min, 事實上練了這麼久之後連2km/10min都還在掙扎, 雖然想跑快一點, 還是會被身體的保護機制強迫降速, 這表示心肺功能離年輕時的水準還很遠呢. 有天看到操場上一群成功中學田徑隊的小夥子打赤膊在狂奔400公尺短跑, 各個都是精瘦腿長的標準馬拉松選手模樣, 真不禁要懷疑自己是否會因為體重增加, 再也跑不到6km/30min的速度了. 不知道心肺功能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有更顯著的改善, 又能否回到年輕時的水準呢? 而且每次跑步之後, 膝蓋附近的緊繃感還是大約會維持一天, 這也是一件不太對勁的事, 看起來大腿的訓練還不夠.

後來嘗試參加健身房的飛輪課程, 發現大腿還是會感覺吃力, 證實了先前的疑慮. 經過幾次飛輪課程將大腿再強化之後, 果然跑步就不會再造成膝蓋附近的緊繃感囉. 再下來希望藉由飛輪的幫助, 跑步速度還能再提升一些.

希望明年夏天之前真的可以練回到年輕時的體能, 去走個十天或更長的隊伍, 一點一點圓掉幾個心願. 要好好加油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