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20131015 犀牛帳篷 Rhino U-3 Tent

我是白老鼠. U-3這款帳篷好像才推出一年多, 犀牛原廠網站沒有這款帳篷的任何資料, 網路上根本找不到什麼評論. 經銷者提供的資料也只有兩張簡單的照片, 都是從這張紙上面複製所得. 這是正面
這是反面
因為資訊太少, 所以才輪到我來寫這篇, 告訴大家這頂帳篷的細節.

上面的說明看得懂嗎? 看得懂算你厲害. 我來解釋一下, 原廠所提供的圖片角度都是前門, 它的內帳有三塊網窗, 圖片只顯示出一塊, 就是側面靠前門旁的深棕色三角形. 但它根本不是那個顏色, 請看我拍的這張從後門看的圖, 它明明就是淺灰色的.
後門頂部也有一塊網窗, 還有前後兩個門的上半部也都是網窗. 但前後門上半部的網窗是有拉鍊和一塊布可以遮起來的, 和舊款的帳篷不同之處僅在於可調範圍. 因為三塊不可遮蔽的網窗在外帳搭起來之後都有遮蔽, 這個帳篷的隱私性是蠻OK的. 也請注意看它的頂部是比較平的, 雖不能站立, 但坐在裡面的壓迫感不強. 我也來一張前門拍攝的內帳

犀牛的帳篷在台灣是俗又大碗的第一選擇, 我們從大學時代一直用到現在. 十多年前我買了頂A-350四人帳, 到現在犀牛居然還在賣, 這東西還真的蠻保值的. 犀牛A-350是頂不錯的四人帳, 跟現在一大堆號稱四人但實際只能睡三人的帳篷不同, A-350的底部為四方形, 長寬為203x198cm, 所以即使是180cm的男生, 也可以睡足四人. 他也有前庭設計, 下大雨時可以把背包和鞋子堆放在外帳前庭, 不需拿進內帳, 所以A-350是可以在雪地和大雨的環境頂著用的. 少帶一些營繩營釘時, A-350的重量含外袋只有4Kg, 這樣每個人攤下來只要1Kg, 這其實是很好的數字. 你想想若是六角形的U-300 (規格3.9/3.6Kg), 實在不可能躺下四個180cm的男生, 邊角的畸零地都只能放東西, 實際上只能睡3人. 但U-300若只睡三人, 每人分攤1.2Kg, 那比起A-350就不是太理想了.

雖然在台灣U-300看來賣得很好, 但在我看來U-3非常適合用以取代U-300. U-3的重量我實測是2.96Kg, 含所有布袋及外袋, 含10根營釘, 不含營繩. (這是我認為帶出去要搭得挺, 又不會被吹走的最低需求. 如果希望更輕, 也可以只帶6根營釘, 犧牲四個角落.) U-3的空間給三人睡, 每人分到210x60cm的正四方形, 其實很舒服耶!

另一個需要一提的是剛停產的U-4, 它是3.9/3.5Kg. U-4要睡4人一樣很不舒服, 有畸零地的問題, 睡墊會疊在一起, 而且又少了一個門, 所以和U-3比起來有點不上不下的. 但U-4是內吊式設計, 這部分算是他獨到之處. 整體來看, U-3比較是多用途的設計, 夏天低海拔也勉強可用, 而U-4的設計就很極端地偏向雪地使用, 所以停產是不太意外的.

但是當你沒有4個成員時, A-350就不好用了, 很重呀! 這就是我們家為什麼要添購U-3的主因了. 偶爾要2-3人出去, U-3的重量比較輕, 夫妻帶兩個小孩出門, U-3也差不多堪用. 此外, A-350還有一些架構上的缺點. 首先是營柱結構, 他基本上就是個大X的架構, 前面再加一根獨立前庭營柱, 這樣的抗風性其實很普通, 不算堅固. 其次是它的通風設計也很勉強, 內帳通風必須仰賴前後門紗網, 而外帳通風口只有頂端一個, 這樣和內帳通風口不連通, 效果就很勉強. A-350的這兩項缺點, 在U-3上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大幅的改善.

U-3的底部和A-350一樣是四方形, 但大小只有210x180cm, 而且180cm是前後門那邊的寬度, 所以除非隊員身高都在170cm以下, 才有可能轉個方向睡4人. 但我想4人的用法應該被當作是緊急用法而非常態, 這點從通風口的位置就可理解. 就像他的名字所暗示的一樣, U-3其實是三人帳的設計. 設計者假設最舒服的睡法是三個人的腳都朝向前門, 所以通風口就被留在前門的左右兩側, 剛好也可以散腳臭. 這是外帳魔鬼氈打開透氣的樣子
雖然外帳的通風口可以用魔鬼沾封住, 但內帳這兩塊通風網窗是不可關閉的, 如果是在雪地使用確實可能漏風, 但你也可以隨便找些東西堆在那兩個角落, 這樣漏風的問題就不會太糟糕了. (相較之下, U-2帳棚那條帶狀網窗, 就是個很災難的設計, 風大時根本無從擋起. 這完全毀掉他營柱設計的優勢, 也難怪U-900會繼續長銷.)

U-3還有一塊通風口在後門上方的天頂, 他的設計理念應該是要排放人所呼出的水氣, 雖然內帳的通風網窗一樣不可關閉, 但因為他在外帳開口上除了魔鬼氈還有設計內凹和第二層紗網
我認為這樣漏風問題並不會太嚴重, 總還是要有透氣孔才不會嚴重反潮嘛!

U-3把前庭營柱和主要的兩根營柱做了結合, 抗風能力大幅提升, 因此比A-350更可能當成冬季的雪地帳. U-3的鋁合金DAC營柱組裝上算是跟上了國外的潮流, 前庭營柱也有彎折, 但並沒有太扭曲到不易收納.

此外, U-3在很多小地方如門窗的收束也都有改善,
上面有附烘衣網的固定繩頭, 但沒有提供此配件, 也許是要另購吧.

可是, U-3也有一些缺點. 首先我們從比較細微的開始, 這份型錄真是太隨便了, 資訊不足之外, 顏色根本是錯的, 明明就是灰色和橘色的外帳, 為什麼畫成黑色配紅色呢?

再來是作工的細節, 防水封條乍看是還可以, 能用幾年我就沒太強的信心, 可是一拿回來就看到一些線頭和碎布掉在裡面, 不得不擔心防水貼條處理時有沒有雜質跑進去. 布料本身的防水性也還要等實測才知道.

最後是最大的問題, 請問為什麼底布區域會出現一條防水封條呢? 為了減輕重量, 底布不用PE, 改為70D尼龍布做防水處理, 這OK, 但為什麼不能用單一一塊布呢? 這條防水封條注定就成為這個帳篷的最弱點, 以後每次用完都要小心檢查. 這也太煩了吧. 不過後來看到有國外帳篷也是這樣, 好吧, 暫時不怪犀牛.

其實近代這些所謂輕量化帳篷,  底部材質方面都犧牲得頗多, 國外也許可以假設軟草的營地, 但在台灣都是石頭和箭竹頭啊, 因此通常都得加上一塊PE地布(地墊)才不會太快被磨壞. 但若得多帶一塊PE地布, 加起來一算, 好像並沒有輕多少(其實很可能是更重!). 想想A-350還是個不錯的帳篷啊! 如果能把U-3的營柱和通風設計移植過來, 但保留PE底布, 也保持這樣的大小, 我想那應該會是一頂很好的四人帳.

後記: 這個帳篷有個地方很奇怪, 營柱的插孔都是兩個. 我查了一些其他廠的帳篷, 登山用的帳篷比較計較重量, 都只做一個插孔. 犀牛做兩個插孔是有我們不知道的擴充用途嗎? 應該不是怕沒縫好預留來調鬆緊吧. 看不太懂. 希望有行家來解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