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20131107 風景照片裡的人工色素

最近食品安全的議題沸沸揚揚, 大家赫然發現波菜麵的綠色原來是靠色素染出來的, 在風頭上這類產品只能暫時下架停售. 我剛好在搜尋台灣楓紅的情報, 看到很多網路上攝影達人的照片, 一時頗覺莞爾, 原來這些人的照片裡, 也有很多人工色素呢.

這不能怪他們, 誰叫閱讀者也都吃重鹹呢. 客氣一點的攝影達人開鮮豔模式, 狠一點的攝影達人直接調顏色加重飽和度. 我記得有一位大大被人點名說他調色調很兇, 他就淡淡地回答說以前底片時代, 大家要找好的暗房師傅, 不就也是因為他調得好嗎?

但我不認同這種說法, 師傅在暗房的工可是很複雜的, 效果卻有限, 怎可能像他PS拉高飽和度這麼廉價? 做為藝術創作, 廉價與否是很重要的區別, 太隨手拈來的創作可是很沒誠意的. 其實在我看這人是有才的, 他的照片就算不要做過度的調色, 本身也有相當高的水準. 但他就是抗拒不了其他網友的掌聲. 有調色掌聲大, 沒調色掌聲小, 耐不住寂寞的人就迎向掌聲去討好市場了.

攝影裡面當然有人為的操縱, 構圖的選擇就是. 選擇從哪個點去拍, 用哪個焦距的鏡頭, 裁掉哪塊景物, 這都是在強迫閱讀者看自己想表達的部分. 光圈的選擇也是, 不想納入的主體就把他推到景深範圍之外弄糊掉. 快門的時機也是, 把時間凍結在一點, 也是強迫閱讀者看自己想表達的部分. 曝光的選擇也是. 不要閱讀者看到的部份就推入死白或死黑, 要閱讀者感受其質感紋理的部分就放在中間色調. 這些攝影的基本控制, 到處都是人為操控的痕跡.

再講進階的如Zone system, 重複曝光, 暗房的dodge and burn, 閃燈技術, 人像打光與化妝, 黑白化或IR攝影. 這哪一項不是人為操控? 那為什麼不能調顏色?

我承認這只是我個人的偏見, 但攝影和繪畫的分別是什麼? 有人把攝影稱為寫真, 既然是寫真, 那怎可不真? 如果要扭曲顏色, 那何不扭曲線條和形體, 乾脆就整個進電腦去改就好了, 那雖也是一種藝術, 但他就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攝影. 所以攝影比賽要限定不可合成, 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是人像照, 商品照這些, 化妝品和假水珠都用了, 確實有沒有修改合成已經很難挑剔. 有些軟體就標榜雀斑坑洞一律抹平, 熟女變嫩妹, 這如果有人愛, 那也就隨他去用吧. 但是風景照的部分, 我始終覺得這還是要保有一份真實. 如果可以調顏色, 前田真三何必等夕陽最後那一抹紅? 隨便一個阿貓阿狗都可以用PS超越他, 這會不會太廉價啊. 風景攝影要強調的是自然原來有這麼美, 如果那種美是PS出來的, 根本就是阿凡達了, 你要他多美就可以多美, 這樣還有意義嗎?

但有一件事我也承認有爭議, 就是高動態範圍模式或有些人愛玩的黑卡. 為什麼說他有爭議, 是因為人眼的特性和相機有所不同, 相機大部分預設是模仿底片. 底片大概只能記錄一百到一千倍的亮度差, 但人的眼腦合作之下可以同時感受到更高的亮度差. 因為顯示科技的緣故, 主流的影像紀錄格式現在還是8位元的JPEG檔, 所以雖然大多數的相機已經能記錄14位元的原始檔, 但這些暗部細節卻會在最終呈現時消失. 這邊的爭議又回到什麼是"真", 我們該要用人的感受為真, 或是機器的科學紀錄為真? 所以有些人會希望把這些消失的暗部細節變亮然後呈現出來, 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更接近人的感受.

就像以前底片時代的反差控制一樣, 反差的縮放在攝影中是被允許的, 甚至是更複雜的zone system. 所以高動態範圍模式並不是太爭議的, 唯一的問題是喜好度. 因為前人說過, 好的照片要黑就是黑, 白就是白, 開了高動態範圍模式之後陰影不黑, 壓縮過的反差看來不討喜, 感覺就不是張好照片. 因此, 很多人會偏向於局部的反差控制, 也就是傳統上暗房裡的dodge and burn或攝影時的搖黑卡. [待完成]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20131030 聖稜O有關日出的攝影筆記

七月份安排聖稜O這趟旅程的時候,我的體能和腿力重建都還不夠完整,所以挑了個山屋為主的走法,沒有針對攝影去思考行程,去採取所需行動,所以有兩天錯失日出的拍照時機。(除了這個特定的題目外,聖稜O這趟旅程的其他事記錄在這裡。)

十月中旬這次北二O的行程,也許就只是好運,天氣和天象都剛好對,在日出的部分景色真的是很棒。對秋天這個季節的高山特性我有了比較多的感覺,同時這次也對日出這個題材有了更深的認識。

山上的色調基本上是藍綠灰,如果不是拍花和隊友,很難產生紅與黃。日落常被午後對流破壞,所以日出的色溫是很重要的色彩來源,尤其是對比較壯闊的大景。

一般我們特別挑日出時間來拍,會找面向東方的岩壁或其他地標,我們從其東方低處拍攝。這樣可以拍到山頭或山壁映上紅光或金光的照片。

如果人是在中央山脈西方的位置,則可以拿中央山脈的山頭當前景拍攝霞光,但這樣最好是要在比較低的地方拍攝,山的感覺才會壯。(上河版百岳全集裡收錄有幾張樂山林道拍的聖稜日出霞光,也是同樣的特性。) 如果有草坡之類可以染金光的前景,日出後還可以拍第二輪,又是不同的味道。閂山那天的照片就是這些條件促成的,而且因為那天有薄霧,我其實一共拍到三輪不同風味的照片,蠻好運的。

如果是在東方會有雲海的地方,還可以拍到金色雲海中浮出山頭的照片。無明池那天雖然沒有這樣的條件,但薄霧造成山脈層層分離也夠有味道的。

聖稜O這線雖有六個山屋:桃山、新達、素密達、雪北、翠池與三六九山莊,但這些地方拍日出還是有些侷限,特別是沒有拍到穆特勒布日出金光照。所以如果要再去聖稜拍照,我想至少有一次得帶帳篷。

聖稜最有意思的日出拍攝點是布秀蘭山,但這邊沒有山屋也沒有水源,勢必得背帳篷去住。在這邊要拍攝的主題,就是穆特勒布岩壁。據說這個點要深秋或初冬比較好,因為此時太陽南移,日出時品田的影子才不會被蓋到穆特勒布。

聖稜第二有意思的日出拍攝點是品田山頂,不只是沒有山屋也沒有水源,這裡根本沒有被認可的營地,風恐怕會大到很誇張。這邊拍雪山、穆特勒布、大霸東霸連峰的日出紅光應該都很不錯。但若有可替代性,最好還是不要考慮住在品田山頂。

桃山頂也是個著名的觀日出地點。他的特性和閂山有點類似,但是方位一北一南,所以拍南湖中央尖的感覺不太一樣。桃山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南湖南峰的大拇指,南湖的帝王頭也比較明顯。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閂山那個角度的中央尖,那邊看比較三角,而且南湖從閂山那邊看也比較挺比較壯。

新達山屋本身是一個東西向稜線上的凹地,日出時會被擋到,不適合拍照。新達到品田之間有品田前峰斷崖,摸黑過其實不太妥當,所以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日出拍攝點,應該是到品田前峰之前的這片草坡,這邊下有南湖中央尖,上有大霸東霸連峰可拍。
只是這次我們走到草坡上緣發現可以拍到大霸東霸連峰時,天色已經全亮了。我那時脹氣嚴重,看光線條件已經不好了,我懶得離開步徑去找好的拍攝角度,就草草拍一張當勘景而已。(H3332, TWD67 276888 2702895)
在品田前峰附近還有一個角度,這地點在森林中,缺乏移動空間。 這個角度巴紗拉雲和小霸有進來,但東霸少了一截。(H3428, TWD67 276491 2702586)
在品田山腰還有一個角度。 這個角度很好,但因為要經過困難地形,日出時不容易在這裡。這張只能用來表示好的大霸連稜照片該長成甚麼樣。(H3479, TWD67 276318 2702632)
新達山屋附近另一個適合日出的拍攝點是品田前峰,上河版百岳全集裡就收錄有一張劉思沂的品田日出金光照。不過我沒有很喜歡這個角度的品田。(這張剛好遇到Google縮圖程式的死穴,點下去看就不會糊糊的了。)

素密達山屋本身在森林中,完全沒有展望,但附近有個很棒的展望點,那就是步程約20分鐘的穆特勒布山頂。只是這條山路摸黑也是有點勉強,事後想想大概得要前一天下午先探一次,才會有印象到足以摸黑。我們沒有拍到日出,但從我這次的照片可以推估日出時大約可以看到什麼。首先這邊拍大霸東霸連峰怪怪的,因為會有巴紗拉雲擋著。
下面那個尖很有味道,給他個特寫。
此外因為穆特勒布山有副峰,四秀那邊在山頂也看不太到。
比較好的角度是看中程山。這張前排是品田南稜一堆無名卻俊俏的山頭,後面那堆山蠻難認的,日後再補。
若往北一段那邊拍,恐怕效果也不如桃山頂或新達上方草坡,更不如閂山。但往雪北與雪山方向這張,若有日出紅光勾勒一下應該頗有氣勢。
從這邊看大雪山那一帶應該也不錯。
大安溪溪谷沒有雲,比較沒味道。鹿場大山的雷達站很清楚。

雪北山屋我這次沒住到。因為他位於南北向的稜線上,也許是一個還不錯的日出拍攝地點。爬高一點看雪山和北稜角的日出紅光,應該還是蠻有特色的。大雪山那一帶應該也不錯。但這個角度的中央尖還是不像三角,我並不是很喜歡。此外我想這邊的日出雲海機會並不如中央山脈那麼大。這邊有個特殊角度可以看穆特勒布、品田與桃山,但不是特別好看。

翠池山屋在雪山的陰影之中,日出時分沒什麼景可拍。

三六九山莊的日出風景也是很有名的。這次拍了些火燒雲,前景是武陵四秀,那天有十多人都在拍,我雖有帶單眼,卻只用了RX100來拍,算是比較隨便的,不過效果也不錯啊。
注意到了嗎,這幾乎是同時間同角度,我只是用了不同的曝光。有些人會選擇用HDR高動態範圍把雲彩顏色變深,或是搞後製讓兩種效果合而為一,但我放在這些blog的照片都是取天然JPEG直出,甚至是刻意用Picassa來取代Blogspot的圖庫,以關掉Blogspot的自動美化(Picassa有關掉自動美化的選項)。我的想法是不要耍太多技巧,呈現出就是正常你也會拍到的樣子。當然看現場的感覺跟感動還是不太一樣的。
最後這張是三六九後方的草坡和樹林。那天剛好也是滿月前後。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20131015 犀牛帳篷 Rhino U-3 Tent

我是白老鼠. U-3這款帳篷好像才推出一年多, 犀牛原廠網站沒有這款帳篷的任何資料, 網路上根本找不到什麼評論. 經銷者提供的資料也只有兩張簡單的照片, 都是從這張紙上面複製所得. 這是正面
這是反面
因為資訊太少, 所以才輪到我來寫這篇, 告訴大家這頂帳篷的細節.

上面的說明看得懂嗎? 看得懂算你厲害. 我來解釋一下, 原廠所提供的圖片角度都是前門, 它的內帳有三塊網窗, 圖片只顯示出一塊, 就是側面靠前門旁的深棕色三角形. 但它根本不是那個顏色, 請看我拍的這張從後門看的圖, 它明明就是淺灰色的.
後門頂部也有一塊網窗, 還有前後兩個門的上半部也都是網窗. 但前後門上半部的網窗是有拉鍊和一塊布可以遮起來的, 和舊款的帳篷不同之處僅在於可調範圍. 因為三塊不可遮蔽的網窗在外帳搭起來之後都有遮蔽, 這個帳篷的隱私性是蠻OK的. 也請注意看它的頂部是比較平的, 雖不能站立, 但坐在裡面的壓迫感不強. 我也來一張前門拍攝的內帳

犀牛的帳篷在台灣是俗又大碗的第一選擇, 我們從大學時代一直用到現在. 十多年前我買了頂A-350四人帳, 到現在犀牛居然還在賣, 這東西還真的蠻保值的. 犀牛A-350是頂不錯的四人帳, 跟現在一大堆號稱四人但實際只能睡三人的帳篷不同, A-350的底部為四方形, 長寬為203x198cm, 所以即使是180cm的男生, 也可以睡足四人. 他也有前庭設計, 下大雨時可以把背包和鞋子堆放在外帳前庭, 不需拿進內帳, 所以A-350是可以在雪地和大雨的環境頂著用的. 少帶一些營繩營釘時, A-350的重量含外袋只有4Kg, 這樣每個人攤下來只要1Kg, 這其實是很好的數字. 你想想若是六角形的U-300 (規格3.9/3.6Kg), 實在不可能躺下四個180cm的男生, 邊角的畸零地都只能放東西, 實際上只能睡3人. 但U-300若只睡三人, 每人分攤1.2Kg, 那比起A-350就不是太理想了.

雖然在台灣U-300看來賣得很好, 但在我看來U-3非常適合用以取代U-300. U-3的重量我實測是2.96Kg, 含所有布袋及外袋, 含10根營釘, 不含營繩. (這是我認為帶出去要搭得挺, 又不會被吹走的最低需求. 如果希望更輕, 也可以只帶6根營釘, 犧牲四個角落.) U-3的空間給三人睡, 每人分到210x60cm的正四方形, 其實很舒服耶!

另一個需要一提的是剛停產的U-4, 它是3.9/3.5Kg. U-4要睡4人一樣很不舒服, 有畸零地的問題, 睡墊會疊在一起, 而且又少了一個門, 所以和U-3比起來有點不上不下的. 但U-4是內吊式設計, 這部分算是他獨到之處. 整體來看, U-3比較是多用途的設計, 夏天低海拔也勉強可用, 而U-4的設計就很極端地偏向雪地使用, 所以停產是不太意外的.

但是當你沒有4個成員時, A-350就不好用了, 很重呀! 這就是我們家為什麼要添購U-3的主因了. 偶爾要2-3人出去, U-3的重量比較輕, 夫妻帶兩個小孩出門, U-3也差不多堪用. 此外, A-350還有一些架構上的缺點. 首先是營柱結構, 他基本上就是個大X的架構, 前面再加一根獨立前庭營柱, 這樣的抗風性其實很普通, 不算堅固. 其次是它的通風設計也很勉強, 內帳通風必須仰賴前後門紗網, 而外帳通風口只有頂端一個, 這樣和內帳通風口不連通, 效果就很勉強. A-350的這兩項缺點, 在U-3上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大幅的改善.

U-3的底部和A-350一樣是四方形, 但大小只有210x180cm, 而且180cm是前後門那邊的寬度, 所以除非隊員身高都在170cm以下, 才有可能轉個方向睡4人. 但我想4人的用法應該被當作是緊急用法而非常態, 這點從通風口的位置就可理解. 就像他的名字所暗示的一樣, U-3其實是三人帳的設計. 設計者假設最舒服的睡法是三個人的腳都朝向前門, 所以通風口就被留在前門的左右兩側, 剛好也可以散腳臭. 這是外帳魔鬼氈打開透氣的樣子
雖然外帳的通風口可以用魔鬼沾封住, 但內帳這兩塊通風網窗是不可關閉的, 如果是在雪地使用確實可能漏風, 但你也可以隨便找些東西堆在那兩個角落, 這樣漏風的問題就不會太糟糕了. (相較之下, U-2帳棚那條帶狀網窗, 就是個很災難的設計, 風大時根本無從擋起. 這完全毀掉他營柱設計的優勢, 也難怪U-900會繼續長銷.)

U-3還有一塊通風口在後門上方的天頂, 他的設計理念應該是要排放人所呼出的水氣, 雖然內帳的通風網窗一樣不可關閉, 但因為他在外帳開口上除了魔鬼氈還有設計內凹和第二層紗網
我認為這樣漏風問題並不會太嚴重, 總還是要有透氣孔才不會嚴重反潮嘛!

U-3把前庭營柱和主要的兩根營柱做了結合, 抗風能力大幅提升, 因此比A-350更可能當成冬季的雪地帳. U-3的鋁合金DAC營柱組裝上算是跟上了國外的潮流, 前庭營柱也有彎折, 但並沒有太扭曲到不易收納.

此外, U-3在很多小地方如門窗的收束也都有改善,
上面有附烘衣網的固定繩頭, 但沒有提供此配件, 也許是要另購吧.

可是, U-3也有一些缺點. 首先我們從比較細微的開始, 這份型錄真是太隨便了, 資訊不足之外, 顏色根本是錯的, 明明就是灰色和橘色的外帳, 為什麼畫成黑色配紅色呢?

再來是作工的細節, 防水封條乍看是還可以, 能用幾年我就沒太強的信心, 可是一拿回來就看到一些線頭和碎布掉在裡面, 不得不擔心防水貼條處理時有沒有雜質跑進去. 布料本身的防水性也還要等實測才知道.

最後是最大的問題, 請問為什麼底布區域會出現一條防水封條呢? 為了減輕重量, 底布不用PE, 改為70D尼龍布做防水處理, 這OK, 但為什麼不能用單一一塊布呢? 這條防水封條注定就成為這個帳篷的最弱點, 以後每次用完都要小心檢查. 這也太煩了吧. 不過後來看到有國外帳篷也是這樣, 好吧, 暫時不怪犀牛.

其實近代這些所謂輕量化帳篷,  底部材質方面都犧牲得頗多, 國外也許可以假設軟草的營地, 但在台灣都是石頭和箭竹頭啊, 因此通常都得加上一塊PE地布(地墊)才不會太快被磨壞. 但若得多帶一塊PE地布, 加起來一算, 好像並沒有輕多少(其實很可能是更重!). 想想A-350還是個不錯的帳篷啊! 如果能把U-3的營柱和通風設計移植過來, 但保留PE底布, 也保持這樣的大小, 我想那應該會是一頂很好的四人帳.

後記: 這個帳篷有個地方很奇怪, 營柱的插孔都是兩個. 我查了一些其他廠的帳篷, 登山用的帳篷比較計較重量, 都只做一個插孔. 犀牛做兩個插孔是有我們不知道的擴充用途嗎? 應該不是怕沒縫好預留來調鬆緊吧. 看不太懂. 希望有行家來解惑.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20131004 高山展望與季節

以前學生時代長程登山活動就是固定在寒暑假, 頂多加上一個現在已經不存在的春假. 而寒假和春假其實不太可能走高山縱走, 通常就有個南一段或新康而已. 因此以前對高山縱走的前提幾乎就是夏天, 那時完全不知道其他季節台灣的高山有什麼特色. 夏天上高山的感覺很好, 溫度舒適, 小花盛開, 但就像人類永遠只看到月球的這一面, 就會好奇他的另一面長什麼樣. 台灣高山的春秋冬長什麼樣子呢?

現在資訊流通容易, 上網可以查到很多人在不同的季節去爬山的紀錄, 也有美美的照片可看. 369山莊的巒大花楸, 玉山的雲海, 南湖和秀姑坪的杜鵑, 這些都不是夏季的景緻. 看這些美景的圖片, 一時之間會錯以為台灣的高山隨時都充滿陽光, 放眼望去都是層層山巒, 但那顯然是錯的. 除了一些超自戀的格主, 會放上網路的, 絕對不會只是大霧中只有人在山頂舉牌的照片. 沒展望的隊伍, 照片就少. 所以我們看到圖文並茂的紀錄, 就當然都是遇上好天氣的. 而且你若仔細看, 很多隊伍上午有照片, 下午就剩下文字, 那顯然就是下午起霧了嘛!

下午為什麼起霧? 這叫做午後熱對流. 陽光把大地曬熱, 山風與谷風各自發展並交會, 水氣上升, 遇到高空的低溫又再凝結為雲. 當人比雲高, 那是雲海. 當人在雲中, 那就是霧. 當人在雲下, 那就是陰霾, 或甚至下雨了. 所以, 午後熱對流的存在, 還有雲層的高度, 其實是決定高山下午展望的主因.

爬山最怕不是有雲, 不是下雨, 而是霧濛濛只剩幾公尺的能見度, 什麼都看不到. 不只是安全考量, 也有景觀問題. 有雲可以為山為天空做裝扮, 有雨可以帶來彩虹, 有薄霧可以轉換意境. 但若霧濃到只剩幾公尺的能見度, 那就只剩偶見的花朵還有隊友的背包可以變化心情了. 如果這些都沒有, 那真是無聊到極致的趕路了. 所以大家都喜歡晴天, 就是不想遇到太無聊又不安全的濃霧.

台灣的天氣其實也蠻單純的, 從梅雨季結束一直到東北季風再起, 夏天除了颱風的影響, 幾乎就是壟罩在太平洋高壓之中.  這段時間全台灣的高山天氣特性都差不多, 並無南北差異. 早上都是無雲的晴天, 下午就看高壓的強度決定雲層的高度. 太平洋高壓當頭壟罩, 午後熱對流被壓抑, 下午晴朗的時間就多些.  太平洋高壓稍微遠離, 午後熱對流發達, 積雨雲層發展得高, 很容易就超過4000公尺, 因此高山下雨的機會就大些. 但這種情況下雨也沒什麼不好, 雲散了還有個夕陽可看呢, 反而是不下雨卻造成一整個下午都在濃霧中, 更沒有景色可看.

夏天爬高山最大的困擾是颱風, 尤其國家公園在海上颱風警報後立刻關閉園區, 然後在警報解除後不定時日才開放, 卻又要求七天前申請, 且不可重複申請. 這制度會造成許多困擾. 一個從海上斜削而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的颱風, 就可能造成山上十天的淨空. 所以夏天到國家公園爬高山真的要很機動並很有耐性做好幾次申請.

而從初秋到春雨結束, 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東北季風. 東北季風強一點, 水氣就進得深一點. 東北季風弱一點, 水氣就進得淺一點. 初秋和晚春的東北季風比較弱, 冷空氣下來時也不一定被稱為鋒面系統, 就會有一兩天造成北台灣都是雲. 但通常雲帶就只到雪霸和北一北二合歡還有奇萊東稜這一帶, 其他比較中南部的高山上午一樣很晴朗. (所以別以為台北市陰天時全台灣就都是壞天氣, 其實台北的天氣在台灣是前幾名地差, 所以才會晚開發呀! 下圖擷取自中央氣象局網頁, 這天東北季風變強, 氣溫掉了約5度.)
而晚秋, 冬天和早春的東北季風比較強, 冷空氣下來時就是一道冷鋒, 雲帶有時就可壟罩超過半個台灣, 尤其是那種可以造成玉山下雪的冷鋒, 應該是連南一段也會整天雲霧. 等到大陸冷高壓出了海, 就有短短一段的好天氣(有時會稱為高壓迴流), 全台灣的高山上午天氣都很好, 下午就要看午後熱對流的狀況. 但晚秋, 冬天和早春這些時間的低溫也會壓抑午後熱對流的效應, 積雨雲層無法發展得像夏天那麼高, 有時就變成頂端在2000~3000公尺的雲海. 只是此時山上的氣溫也很低, 行走在高山的感覺並不會很舒適.

如果我們以地區來看,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所有的高山, 再加上聖稜與四秀的部分, 在東北季風影響的時間, 都有好壞天氣快速交替的情況. 這段時間要遇到連續數日都有藍天和陽光是不容易的, 所以如果很在意天氣, 就不適合挑這段時間在此地區做長程縱走. 但短天數遇到好天氣的可能仍在, 甚至在晚秋, 冬天和早春這些時間, 也可能遇到下午的雲海. 這段時間安排此地區的行程, 不妨讓天數短些並提高機動性, 這樣比較容易避開壞天氣. 如果在此地區做長程縱走希望得到最好的展望, 應當要利用夏天, 早早出發而中午之後就及早紮營.

至於其他地區的高山, 就只會在晚秋, 冬天和早春這些東北季風特別強的時間, 有好壞天氣快速交替的情況. 如果在此地區做長程縱走希望得到最好的展望, 應當要利用夏天和初秋東北季風比較弱的時節.

比較值得提的是九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這段時間, 我們在學生時期並不了解其高山天候. 但如果沒有秋颱來擾, 沒有虎頭蜂的威脅, 其實這段時間安排中南部的高山縱走也是非常適當的, 因為東北季風不會造成陰天, 而且偶爾還可能形成雲海. 比較困擾就是溫度還是比夏天低了些, 越晚就要往越南部走. 若要看北部山區的秋天景色如369山莊的巒大花楸, 南湖的紅葉灌木, 想有好天氣就得碰碰運氣囉. 最好是把它當成一趟單獨鬆散的行程, 別跟縱走那種趕路行程排在一起.

春雨結束到梅雨鋒開始之前, 有時也會有一段天氣晴朗的時候, 但這段時間的雨水實在太難捉摸, 要爬山恐怕得有很高的機動性. 因為此時的雨水主要來自西南風, 相對於中南部的路線, 反而是北部山區的高山縱走會比較穩當一些, 就算遇到下雨, 至少豪雨的機率稍低. 不過此時高山的箭竹剛從冬雪中復原, 色調比較枯黃, 有些缺乏生氣之感. 應該避免草坡為主的路線. 背風面的花蓮, 梅雨雨量比中南部少, 所以五六月以天氣來看, 最保險的高山縱走路線應該是奇萊東稜, 剛好也有杜鵑花可賞. 北一段和北二O因為都得過溪, 就比較不適合, 但純訪南湖看杜鵑花應該是不錯的.

以下是從中央氣象局找到的三十年平均值, 我大約整理出一些結論
1. 玉山的10月到1月其實非常晴朗, 跟澎湖的夏天相去不遠, 這數字表示幾乎沒有起霧, 都在雲海之上.
2. 五月和六月的梅雨季節, 水氣由西南風帶入, 迎風面的玉山的雨量很高, 和夏天颱風季差不多. 但背風面的花東雨量就比台中高雄等地低. 故這個時節最好要避開中央山脈西側的高山.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20130918 蜻蜓

有一隻蜻蜓停在我們家窗口的九層塔上. 這是我第一次用百微照昆蟲, 不敢靠太近, 怕嚇到牠. 所以還是有點格放. 放在這邊的大圖是1024x600. 原圖還是有2x和4x, 就是2048x1200和4096x2400. 像素不是問題, 景深真的才是最大的問題. 好美的翅膀.





20130917 撿百岳

一直以來, 都沒有覺得爬百岳有什麼不對, 旅遊者本來就該去看看很多不同的地方, 百岳只是一個被提出的清單而已. 但每次當一趟行程面臨要不要變更的時候, 總是會跑出一些問題, 心裡就很掙扎. 此時才會忽然想通, 原來人家批評撿百岳這件事, 並不是講爬百岳有什麼不對, 而是說有些爬山的人的心態很像在應付什麼. 就好像拿了張Checklist, 要打完一百個勾勾才可以下班, 但根本心不在焉.

如果氣象預報說颱風要來了, 一個長程縱走無法順利完成, 或是可以完成, 但雨水稍多, 而且會接到通知你入園許可已被取消的電話, 這樣你還要不要上山? 在颱風影響之前, 其實可能有一些時間是可以走一些地方的, 那還去不去呢?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 有些人說不去, 太浪費假, 浪費車資和時間, 有些人說要去, 因為他的假請了就還是用掉. 但這種對話的主角都是請假, 是錢, 好像沒多少人會覺得自己在討論的是看到山的不同風貌的一次機會, 還是與家人朋友一起的機會. 這確實是個事實啦, 爬山只是休閒活動嘛, 也要先能滿足某種經濟效益, 才可以端出來討論. 只是, 我們要表現得多世俗或多超脫呢?

我們常常很在意一條沒走過的路線, 一定要在一個很晴朗的天氣去, 因為覺得自己不會再來了. 我確實一直是這樣安排. 但如果你在爬某座山的時候還是天氣不好, 就是走過去, 卻什麼都沒看到, 那你會不會希望有機會再來? 好吧, 這是個爛問題, 說希望大家都希望, 但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再來? 事實上, 絕大多數人都是覺得這顆百岳既已到手, 就不需要再去了, 我好像也有點這樣的想法. 我不記得盆駒有沒有特別的展望, 但我實在沒興趣再去, 那趟路我只記得取水處擦洗一下頂舒服的, 其他只有累累累.

但其實也不對, 有些地方, 我確實是想再去一次的, 在不同的天候, 在不同的季節, 或同樣的天候與季節. 也許是為了花, 也許是為了紅葉, 也許是為了雪, 也許是為了動物, 也許是為了雲, 也許是為晨昏的陽光顏色或彩虹. 想想我還是有品味、格調與好奇心. 這種想法也許會維持我不落入所謂"撿百岳"的心態. 當然, 這心態也讓我遇到了一些麻煩, 因為我必須要自己組隊才能控制季節與天氣, 控制在那些特殊的地方停留久一點, 或甚至得離開傳統路線. 所以, 我就不太容易跟別人的隊. 因為別人開隊通常是為了配合假期, 誰管你這風花雪月的想法呢?

我不知道陳炳元, 劉思沂這些人完成百岳了沒, 他們常常花時間重複去相同的地方, 縱使他們沒有完成百岳, 也不代表他們山爬得不夠. 劉思沂是一直去同一個地方到水鹿都認識他了, 才可以靠近去拍照的. 我想南湖的香青枯木若有靈, 應該也認得陳炳元了. 有很多在山岳協會帶隊的人不只是完成百岳, 根本就是兩百三百這樣算的. 這些才是真正愛山的人, 就算他們爬的山也都是百岳只是百岳, 可沒人敢說他們有"撿百岳"的心態. 他們可沒有在應付什麼. 高山百岳沒有原罪, 重點是爬山的人秉持的是何種心態.

所以, 我們該隨時提醒自己, 有很多地方你多去一次是對的, 不要拿出各種理由拒絕. 百岳還沒完成, 並不是拒絕重複的理由. 重複去一個地方並沒有問題, 只是自己要有想法, 知道為什麼.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20130906 登山體能回春大作戰

因為怕熱, 我實在不喜歡跑步, 也沒迷過騎自行車. 離開校園後我的運動就只有登山、游泳跟上健身房. 小孩出生後這七年, 我原本僅有的一點運動也都停了, 所以現在整個人的體能狀況是從零開始重建.

重建體能的第一個目標很小, 只是今年三月底去標定獵路的行程. 當時我只有比較頻繁地輕裝爬象山, 結果實戰才一個下午的操勞就鐵腿了. 這表示一小時的肌耐力和七小時是不同的, 要碰這種兩天一夜強度的路線, 還是真的得先習慣爬一整天的郊山才行.

重建體能的第二個目標是七月初的社團活動要背小兒子爬坡近900m, 等於要練回重裝登山的能力, 於是從五月開始我嘗試強度更高的一日郊山伴隨著一些慢跑訓練. 這個階段郊山和負重的狀況都蠻順利的, 但慢跑的狀況就不太理想, 雖然也可以連續跑20分鐘, 但就是怎麼都跑不快. 而且膝蓋很容易有緊繃感.

六月初在陽明山區發生的膝傷讓我緊張了一下, 我才發現自己的腿部肌肉力量可能還不夠. 後來有天覺得自己抓不到跑步的感覺, 就試著做了高抬膝走的動作, 發現大腿很快就酸了, 也因此得到個結論, 之前即使慢跑20分鐘, 也都沒有用到大腿肌肉. 所以太慢的慢跑對於爬山並不是個好訓練, 一定要速度稍快到大腿有抬高的才會有幫助. 之後用高抬膝動作惡補了一陣子, 七月初的社團活動下坡就走得很好, 看起來下一個目標聖稜O下志佳陽應該是可行的.

歸納一下先前這段時間, 其實沒有做很系統的訓練, 就是以爬山訓練爬山. 唯一的特別收穫是發現高抬膝這個動作的妙用. 解釋一下高抬膝這個動作的特色. 他的好處在於
(1) 負載很輕, 偏向有氧, 可以鍛鍊肌耐力, 而不像上健身房做腿部的重量訓練會比較偏向肌爆發力.
(2) 他真的是個隨時隨地可做的動作, 在辦公室的休息時間你也可以踩個100~200下. 不用早起也可以做.
(3) 他是真的模擬了上下山大跨步的動作, 爬山會動到的肌肉, 應該沒什麼遺漏.
不過他也只有過渡期有用, 等腿部肌肉稍微建立力量了之後, 還是應該要用其他方式進行強度更高的訓練.

一開始這段時間的想法比較簡單, 只是覺得重裝能力練回來, 就希望今年夏天可以上高山走個縱走. 但後來慢慢想通了一些事, 體能的重建和維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沒辦法在這幾年下決心把百岳收掉, 去九華瀑布和嘆息灣看看, 恐怕今生再也不會有機會. 所以, 就這樣體能的目標越拉越高. 但大於10天的長程隊伍, 這可是我大三體能巔峰的水準. 想回到21歲的體能對任何中年男子都是很艱鉅的挑戰啊! 而且我的青春膝蓋還在家嗎?

七月下旬聖稜O+翠池這趟, 我被全馬4hr以內的隊友電得很慘, 一個3hr的長上坡, 我通常得讓他等上1hr. 其實我的速度並沒有比岳界平均慢, 但很明顯因為心肺功能的差異, 我每走幾步就會被身體的保護機制強迫休息, 所以就沒辦法追趕他的速度. 上坡有問題, 下坡也是擔心. 還好下山的這一路, 走得頗正常, 也很少使用登山杖, 所以我想我的青春膝蓋還沒有飛走, 只是得小心照顧.

回來後檢討自己的體能狀況, 覺得心肺功能是需要好好提升, 因為不能持續早起跑步, 所以就先用健身房的橢圓交叉訓練器取代, 一次踩上1hr, 伴隨心跳控制在心肺功能訓練區(最高心跳的70%左右), 約2-3天做一次訓練. 橢圓交叉訓練器的好處是膝蓋無負擔, 但我後來才想通這也代表對膝蓋直接有關的肌肉無訓練. 前陣子去爬象山測新背包的時候, 可以感覺到體能確實有所改善, 以前輕裝中間還會停一下, 現在重裝已經可以不休息直接上山頂了.

但即使是這樣, 跑步的能力還是回不到6km/30min, 事實上練了這麼久之後連2km/10min都還在掙扎, 雖然想跑快一點, 還是會被身體的保護機制強迫降速, 這表示心肺功能離年輕時的水準還很遠呢. 有天看到操場上一群成功中學田徑隊的小夥子打赤膊在狂奔400公尺短跑, 各個都是精瘦腿長的標準馬拉松選手模樣, 真不禁要懷疑自己是否會因為體重增加, 再也跑不到6km/30min的速度了. 不知道心肺功能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有更顯著的改善, 又能否回到年輕時的水準呢? 而且每次跑步之後, 膝蓋附近的緊繃感還是大約會維持一天, 這也是一件不太對勁的事, 看起來大腿的訓練還不夠.

後來嘗試參加健身房的飛輪課程, 發現大腿還是會感覺吃力, 證實了先前的疑慮. 經過幾次飛輪課程將大腿再強化之後, 果然跑步就不會再造成膝蓋附近的緊繃感囉. 再下來希望藉由飛輪的幫助, 跑步速度還能再提升一些.

希望明年夏天之前真的可以練回到年輕時的體能, 去走個十天或更長的隊伍, 一點一點圓掉幾個心願. 要好好加油了.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20130905 登山東西軍

大多數台灣人以為的登山, 就是爬七星山這樣的郊山, 或有些人以為就是爬百岳. 這些活動在英文應該是HikingTrekking, 而不是Mountaineering. 台灣也不是完全沒有Mountaineering, 還是有人在玩技術溯溪或岩雪攀, 也有探勘這種綜合式的活動, 只是這些都相對冷門了些, 一般大眾不容易理解. 撇開偏向Mountaineering的活動不談, 我們就先來看大多數台灣人以為的登山有什麼特色.

登山活動是個非常需要心肺功能的運動. 但在肌力的要求上, 比較偏向耐力而非爆發力. 所以你若注意看一下登山的人的身材, 精瘦的雖多, 但通常沒有瘦到線條分明, 偏壯的也不少, 但通常沒有像健身房裡看到那種肌肉結塊的. 登山的愛好者男生女生都有, 老人年輕人都有, 甚至小孩也有. 他不像打球一定要有多好的肌肉爆發力或協調性, 任何普通人, 只要你願意, 你就可以跟人一起去登山, 只差路線長短坡度, 走快走慢等等. 所以登山是個非常沒有入門檻的活動. 我的老爸老媽也偶爾會去爬象山呢!

登山跟走路旅遊有什麼不同? 本質上沒有, 登山的過程就是旅遊. 只是登山走的地方既然是山區, 人煙就稀少, 遇到問題就不容易取得幫助, 所以就有比較重的安全顧慮. 迷路, 體力不支或受傷, 遇到蛇或蜂等等, 這些都會需要他人幫助. 而取得幫助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結伴同行.

這些特性就塑造出傳統登山團體的特色. 登山團體原則上對簡單的路線是來者不拒, 但你要繼續下去走比較深遠的路線, 體能一定要提升, 團隊意識一定要有. 體能強的人也不宜突出個人, 應該要盡力幫助他人. 因為要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走在一起. 基本上傳統登山活動就不是以競技為目標, 而是以安全地完成隊伍所預定的路線為最高原則. 傳統登山活動與其說是一種運動, 還不如說他像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甚至會宣稱它們不是為了風景而登山, 他們是為了那種人與人之間特別的感覺而登山.

以往入山證的申請規定就是三人以上, 所以國家和傳統登山團體等於是連手在壓抑獨攀這件事. 其實以前我就覺得這是不對的, 獨攀對於認真爬山的人是一個重要的訓練. 每一個人在山上行走時, 都會發生前後看不到人的情況. 每個迷路走失的人, 最後一段路都是獨行. 獨攀的訓練可以幫助登山的人習慣這種場面, 並習慣靠自己的力量走回正路. 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山裡平靜坦蕩地過一夜, 在山裡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可以保持冷靜, 這樣的心理素質對帶隊也非常的重要. 事實上, 我發現有蠻多資深的登山帶隊者, 在獨攀還是個禁忌的時代, 都已經偷偷嘗試過這件事. 我也是.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入山證變成一個人也可以申請, 獨攀不再是老手的訓練, 反而成為新手的遊戲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國家了解到登山者的需要, 而是在與國際接軌的趨勢下, 開放獨攀是必須的, 尤其是國家公園的部分. 國家機器當然很難判斷一個獨攀的申請者, 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帶隊者, 或是一個天性不合群的初學者. 所以我們就看到很多並沒有辦法帶領一個隊伍的人, 也開始獨攀比較困難的路線. 對應的山難故事, 也開始變多.

以往資訊不流通, 登山的路線資訊形成帶領登山隊伍的障礙. 但現在網路發達, GPS普及, 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在網路上找到航跡檔, 於是怕迷路的問題看似解決了, 有更多沒有受過登山訓練的人也可以跳出來說他可以帶隊. 對應的山難故事, 又開始變多.

隨著近年自行車, 三鐵和路跑的風行, 台灣開始出現另一批心肺功能很好的運動人口, 但和傳統登山活動不同, 這些活動都是以個人為單位, 也都有一個數字可以排名. 所以就像所有競技活動一樣, 只要你想的話, 大家可以比來比去, 可以講垃圾話, 可以比你弱我強. 當這群人開始跨界參與登山活動的時候, 文化的衝突就發生了. 主要的衝突點在於群體vs個人, 安全vs競速這兩個地方.

以前也是有登山的競速活動, 但通常是屬於茶餘飯後的層級, 幾個人私下就比來比去, 誰耐背又爬坡快之類的. 真有什麼比賽, 也是在侷限的環境下, 例如塔塔加路跑, 山岳鐵人賽等等. 但現在因為這群人的加入, 因為獨攀誰都可以申請, 因為GPS導航, 比賽已經活生生搬到你的旁邊, 而且比賽隨時在進行, 你就算無意加入, 卻也會被流言掃中. 當一支傳統武陵四秀的隊伍背了三天兩夜的裝備糧食辛苦上攀的時候, 旁邊可能有幾個輕裝要走一日四秀的正要超車. 這場面要如何不難堪?

要當場說他們安全會有問題嗎? 不對, 這樣的想法有點不道德. 是國家公園把路修得太好, 既然就是條路, 人家要在這邊跑馬拉松你管得到嗎? 你如果在平地看人跑馬拉松你會說他不安全嗎? 要說他們純趕路沒看風景嗎? 這也不對, 他們也是走一樣的路, 每天天氣可是不一定的. 終究我們只能說, 那是個人選擇.

可是搞傳統登山的也別氣餒, 跑山只能在路好的地方, 路越差的地方, 越深越遠的行程, 甚至是沒路的地方, 人還是得團結面對, 才能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 這些地方, 沒有受過傳統登山的訓練或不能合群的人, 是冒著更大的生命危險才能去的. 我們一樣只能說, 那是個人選擇.

所以就像料理東西軍的那句話, 今晚你要點的是哪一道菜? 不過希望和料理東西軍的規矩不同, 大家都可以吃到想吃的料理喔.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20130815 掉底的Gore-Tex登山鞋(下集)

不得不承認, 穿自己黏的登山鞋去走聖稜O這種路線, 真是個很笨的主意. 走泥土路也就算了, 但這是岩稜而且還要爬岩呢! 我真是太看得起五金行賣的黏鞋用強力膠了. 第一天上新達都還OK, 但第二天攀下品田斷崖, 上下布秀蘭山的岩稜, 這些考驗就太艱難了些. 很不幸在素密達之前, 一隻腳的後跟就罷工開口笑了. 停下來盤算一番, 我是可以穿Teva溯溪涼鞋過素密達斷崖, 但雪山北鞍西坡的那段恐怖碎石坡,  是不可能靠Teva溯溪涼鞋頂過去的, 所以一定得把登山鞋做個暫時的補救, 不然翠池之行就得放棄了.

還好同時段一起走聖稜O的有經驗豐富的小熊協作, 兩位布農原住民兄弟指點我可以去素密達山屋找鐵絲來綁. 但不巧這個山屋的藏寶處似乎剛被清理過, 只有掃把上面的鐵絲勉強可用. 而且我也不知道怎麼用鐵絲綁登山鞋的後跟, 只好看兩位老手表演.

看他們把鐵絲彎了一下, 用爐火考紅尖端, 往鞋底橡膠刺下去. 我總算稍微有點搞懂他們要做什麼了, 我想我可以加速這件事, 因為我帶了八條束帶還有瑞士刀. 瑞士刀裡面有一隻帶孔的短刀, 是專門用於鑽孔的, 他們用它在鞋底鑽出兩個孔, 然後在鞋筒的後跟皮面上也鑽出兩個孔, 把束帶穿過去, 收緊成兩個小環, 這樣就固定住了.



這裡有個小地方得注意, 束帶的頭一定得留在鞋筒旁邊, 如果留在底下, 磨一下子就會斷開.

前方開口笑也可以用一樣的手法固定. 不過這個穿孔的方式處理過的鞋子, 下山就只能丟了. 我特別留著只是為了拍照記錄此綁法.

中段的部分, 其實只要用兩條>20cm束帶接在一起就可以綁住, 不須穿孔. 但是每天到營地要拿尖銳物頂開束帶頭裡面的卡榫, 這樣才能無損耗地繼續使用. 其實這件事蠻討厭的, 剛到營地最累的時候, 脫雙鞋子還得花上好幾分鐘.

建議每支隊伍應該都要帶個15條以上的束帶當公物, 最好是25cm的.

阿Q一點, 如果不是做了這件蠢事, 也就不會學到如何綁登山鞋. 以後如果遇到有人登山鞋掉底, 我就可以教他怎麼處理了. 謝謝小松和黑熊的幫忙, 還有教我學會怎麼處理這件事.

後記:
因為後面又安排了一些隊伍, 看起來短期內的登山頻率還可以, 而且會是高山縱走居多, 所以我決定再投資一雙重裝型登山鞋. 但這次可要在上山前先好好磨一磨才行.
之前也拿了一件2.5L的透氣雨衣, 但這次我決定聽從網路建議, 買三千以下的就好, 一方面是輕, 一方面是byebye了也不會太心痛.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20130811 輕量化的登山背包 -- Osprey Kestrel 58

我最早的大背包是犀牛牌的, 大一那時買它只是因為便宜, 後來跟它也沒建立起沒什麼特別的感情. 大三時用家教賺的錢把大背包換成了Karrimor Condor, 那在當時是一顆相當好的背包, 尤其是他的快扣腰帶. 這個Karrimor背包陪我度過了最重要的登山歲月, 還有後來去Trekking的一大段時光. 但十年的操磨讓肩帶泡棉也變形了, 鋁架上面的塑料接頭也老化斷開了. 終於, 我還是得跟他說再見. 2002年花錢去Rainier上課之前, 我在西雅圖REI總部購入了一顆始祖鳥Bora 80, 它就是我最新一代的登山大背包了. 可憐它雖有高貴的血統, 令人難忘的揹負表現, 我卻還沒有背它去過什麼太特別的地方. 現在它雖已脫了膠, 但還是如此勇健, 靜靜等待著屬於他的表現機會.

這次走聖稜O+翠池第一次嘗試現代輕量化的食物, 也把背包裡所有東西確實量了一次重量. 扣除相機, 其實只有16Kg的重量, 而且事後證明一大堆食物都是多背的. 雖然乾燥飯還吃得不太習慣, 但這趟下來已經非常明白, 5-6天不缺水的百岳行程, 背個14~17Kg其實已經足夠. 登山輕量化有一個重要格言, "背包是輕量化的最後一步". 雖然我不是登山輕量化的狂熱信徒, 但對我而言, 這卻已經是很明顯該考慮的一個問題, 我不再是那個常常一入山就是8天行程的年輕人了. 完百前剩下的這些行程, 有一大半都是5-6天的. 我的Bora 80空重就是3.2Kg, 對這種行程根本是殺雞用牛刀.

所以, 我決定要買一個空重2Kg以下, 60L左右的輕量化登山背包, 來分攤Bora 80的工作. 其實輕量化的登山背包一定都有犧牲背負系統的舒適度. 而像我們這種習慣70-80L背包的人, 看到50L左右的背包永遠覺得不夠用. 但這就是一個必須達成的妥協.

一開始我以為理想的標的是Osprey的Volt 60. 不過登山補給站的及文幫我試了快十個背包, 很多還實際加上負重來測, 最後決定選擇Osprey的Kestrel 58. 它中選的原因除了背部無段可調還有肩帶與腰帶泡棉夠硬之外, 最關鍵的原因是是它腰帶的角度. 它的腰帶泡棉雖算硬, 但實在很薄, 還好那個形狀是向下開口漸大的, 所以它剛好可以騎在骨盆上面. 幾乎所有輕量化背包的泡棉都是又軟又薄, 所以這麼一點點角度差異, 就成了它勝出之處了.


及文有提醒過這顆背包應該背個16Kg就不行了, 長時間行走總會有點不舒服. 所以回家後第一個周末, 我就給他來個實戰測試. 剛好家裡有6罐2L的可樂, 加上一些正常登山裝備後可以提供約17~18Kg的負載. 背著走了趟象山, 腰帶的部分表現還不錯, 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只是背包最底下泡棉太硬, 又沒有修角度, 總覺得有條硬硬的東西壓在尾椎上面. 此外肩膀有點壓到, 手有點麻, 回家洗澡時還看到兩條壓痕.

這在偉大的Bora 80身上是不會發生的. 一開始覺得是我被寵壞了, 沒多少背包的肩帶能跟Bora比的. 但後來再仔細想想, 這肩帶究竟是哪裡不對呢? 和Bora的肩帶比對了一下, 才猜到了一個解答. 我想可能是因為它的背長調整跟肩寬設計在一起, 我們習慣針對背長去調, 會傾向於往上調高. 但這樣卻忽略肩寬的部分. 事實上它整個可調部分是浮動的, 都是靠肩膀那邊的一條帶子把背包和身體拉近, 往上調高並不會幫助重量的分布, 只會讓肩帶往脖子靠近. 所以我反而應該往下調低, 讓他的肩帶跨過我肩膀的部位, 落在肩帶張得比較開的地方, 這樣背起來應該會稍微舒服一點. Osprey這家的主力產品都有這個特性, 但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有此特性的背負系統, 所以一開始沒有抓到調整的訣竅. (Deuter雖是上段調背長, 但肩寬不受影響. 始祖鳥的Bora是中段調背長, 也不影響肩寬.)


第二次的象山測試, 我只背了14Kg, 調整過的肩帶不再有壓迫問題, 也沒有注意到尾椎的壓迫感, 過關. 剩下唯一不滿意的部分是容量真的太小, 如果是買68L的版本的話, 偶爾要亂塞些東西應該會容易些. 希望真正背他走個5-6天, 會是個可接受的經驗. 來吧!

註: 來看看夏天的高山縱走要背多重吧
大背包w背包套1.63Kg+小背包0.22Kg
睡袋1.04Kg+睡墊0.34Kg
雨衣0.37Kg+雨褲0.34Kg+Pile0.5Kg+Teva涼鞋0.52Kg
扇子0.05Kg+毛巾&牙刷&牙膏0.1Kg+頭燈&電池0.08Kg+GPS&兩組電池0.2Kg+手機0.11Kg
指北針&低音哨0.05Kg+瑞士刀&束帶0.1Kg+入山入園證&地圖0.1Kg
水壺&水2Kg+濾水器0.15Kg
食具&食物&鍋爐瓦斯分擔~4Kg(以六天五夜估計)
[選用與公物]
登山杖0.25Kg
藥包~0.1Kg
10m扁帶0.3Kg
帳篷分攤1~2Kg
備用衣褲&襪?Kg

所以5-6天不缺水的百岳行程, 背個14~17Kg其實已經足夠. 這真的不是亂說的.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20130810 羽量級登山個人重力濾水系統--Frontier Pro搭配Platypus Hoser

在夠深的山區, 基本上只要是溪水我都習慣生飲, 除了極少數有動物騷味的. 雖然這裡面一定有細菌, 但是含量一定不會太高, 又不是每天喝, 沒關係啦! 同理, 深山裡剛從天空落下的雨水應該也是沒問題, 只要工業區的空氣沒飄過來, 外帳也有洗乾淨的話. 但是現代山屋的雨水桶就讓我陷入兩難, 畢竟那桶水也在那邊好幾天了, 如果沒有定期清理, 雜質和滋生微生物與細菌的問題就很難避免. 還有高山常見的水池也有同樣的問題. 看天池就算了, 不乾凅的水池一定是有大量微生物(嘉明湖就很多喔!)與細菌的. 這些非流動性質的水源, 煮飯煮麵就算了, 但生飲? 現在的我就不太敢了.

我雖不是輕量化的瘋狂信徒, 但我也不喜歡背太多東西, 所以我非常的排斥煮水這件事. 因為一個瓦斯罐也是三百多公克, 背一堆燃料只為了煮水, 燒開了又要放涼, 沒放涼就裝瓶還有塑膠味, 鍋子沒洗乾淨又有食物味, 感覺上真的是很多餘的步驟. 所以這次既然動了念頭要把百岳收一收, 我就想要投資一個濾水器. 原本是想要買MSR的Miniworks Ex, 但考慮我的濾水量不高(個人或小隊用, 估計平均約1.5升 per day per person)及重量(MSR Miniworks Ex的官方重量是456g)和價格問題(MSR濾水器真是貴啊), 在登山補給站的及文建議之下, 我先買了McNETT的Frontier Pro回來測試.

買回來之後仔細看了說明, 基本上McNETT Frontier Pro和MSR的陶瓷濾心還是不同等級的東西, MSR的陶瓷濾心孔徑很小(0.2um), 可以把細菌也擋住(病毒還是不行). Katadyn Hiker Pro和McNETT Frontier Pro的最小的過濾孔徑是由纖維材質所決定, Katadyn Hiker Pro過濾孔徑是0.3um, 可以濾細菌, 但McNETT Frontier Pro只能擋住鞭毛蟲和隱孢子蟲, 雖然規格沒寫, 國外的使用者粗估孔徑應該是2~3um左右. 所以如果生菌過高的水(例如水鹿或山豬滾過或甚至便過的水池), Frontier Pro濾完之後還是得煮沸再喝囉. 乍看之下, McNETT Frontier Pro的特性較差, 但小孔徑的系統都必須手打加壓, 所以孔徑稍大是否就是重力系統可運作的必要之惡呢?

McNETT Frontier Pro的濾心不能被冷凍, 雪季不能用. (比較: MSR的陶瓷濾芯雪季也可用. 但機體限定Miniworks Ex.) McNETT的說法是Frontier Pro的濾心可運作到50加侖, 約190升. (比較: MSR的陶瓷濾芯壽命超過千升.) 至於熱水或熱蒸氣反沖能否幫Frontier Pro清潔延壽, 關鍵會是纖維材質的部分能否用熱水反沖, 這就沒有看到資料. 我想, 太髒的水還是要先用頭巾衣服之類的先濾一次, 這樣應該比反沖更能延壽吧. McNETT Frontier Pro還有一個可替換的前級濾片, 若髒了可以洗一洗或刮一刮繼續用, 包裝中有附數片替換備品.

講完了濾心, 再來講機構. 老實說這東西不太好入手, 我雖是讀工科的, 英文也OK, 但包裝背面的簡單說明卻是有看沒有懂, 後來把裡面的完整說明書拿出來, 才知道該怎麼用. 首先要了解, 這東西是多用途的設計, 你可以把它裝在寶特瓶上直接吸, 也可以跟很多水袋系統串著用. 他出廠的組態, 是讓人裝在寶特瓶上直接吸的用法, 若要做大量濾水的功能, 你得先把吸嘴(Bite Me)拿掉.

首先我做了寶特瓶裝髒水(先以自來水瓜代)的測試, 結果發現不太妙, 清水滴的好慢, 手拿的好痠, 很快我發現這樣在山上是沒辦法一晚濾1.5升的, 手會廢掉. 這時工科的基礎派上用處了, 我認為這不是因為自來水太髒要濾很久, 而是因為寶特瓶太硬, 水流下來之後沒辦法回補空氣, 所以就會滴得世界慢. 我的結論就是髒水一定要先裝在水袋裡, 因為軟殼的容器就能平衡氣壓. 但我家的鴨嘴獸(Platypus)水壺早已不知去向, 而且又看到完整說明書有建議要有水管來建立更大的重力差, 所以我決定再跑一趟登山補給站, 買個有水管的水袋.

現場看了老半天, 終於發現鴨嘴獸Hoser只要把吸嘴取下, 就可以套上Frontier Pro的寶特瓶既水管轉接頭. 拿回家用自來水實測, 耶, 流速超讚, 手不會廢掉了, 而且鴨嘴獸Hoser其實是可以吊掛的, 你可以把它勾在某處, 重力就會自動幫你完成濾水工作, 不用在那邊打個老半天. 如果不喜歡流太快, 就減少高度差即可.

照片中吸嘴(Bite Me)已拿掉, 並已接上鴨嘴獸Hoser.


野外實測的情況, 在聖稜O+翠池這趟我們喝了好幾天的山屋雨水桶還有翠池的蟲蟲洗澡水, 過濾對口感真的有改善. 但過濾速度還是有點令人不夠滿意, 特別是前置濾片髒掉時(嗯, 雨水桶顯然不是乍看的那麼乾淨). 此外, 濾水畢竟還是件耗時的工作, 大家還是喜歡吃飽了躲在溫暖的山屋裏頭慢慢弄. 但因為山屋裡面常常找不到剛好的懸吊位置, 所以應該要準備一條繩索和鉤環來調節高度.

喔, 忘了講這個重要的訊息, Frontier Pro搭配Platypus Hoser總共只有150g! 不到瓦斯罐的一半重.

照片中這位是小熊協作的黑熊(兄弟排行老三), 謝謝他幫忙扶水管讓我照相. 拍攝地點是新達山屋.


簡單做兩個結論
1. McNETT的Frontier Pro相較於自製的活性碳濾水器或Brita, 有比較輕巧且堅固的好處, 價格也還算漂亮, 若考慮自製要花的工, 我個人是認為沒必要省到這種程度. 基本上, 我認為McNETT的Frontier Pro就是比自製活性碳濾水器或Brita稍好的選擇, 如此而已.
2. 相較於MSR或Katadyn, Frontier Pro的最大優點是重力運作, 免手打, 但其代價就是其最大缺點 -- 不能濾細菌. 但如果通常你會遇到的是生菌數不算太高的水源, 問題就不大. 偶爾遇到那種情況, 就是多用點瓦斯和時間煮一煮嘛, 或甚至有時還可以考慮二次過濾, 兼取各種濾水器的長處. 例如MSR的Hyperflow Microfilter因為少了活性碳, 所以McNETT的Frontier Pro很適合當他的前級濾水器, 可除怪味是其一, 因入水比較乾淨, MSR手打的工可以減少這是其二. MSR Miniworks Ex和Katadyn Hiker Pro都有活性碳, 但McNETT的Frontier Pro當前級濾水器仍有手打的工可以減少的優勢.

就實務而言, 不需手打真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單憑這一點, 我就認為Frontier Pro重力濾水系統確實很值得推薦. 但也希望讀者確實了解其限制, 不要錯用於生菌數過高的水源或甚至產生無謂的品牌口舌之爭. 物必有用, 我認為重點是要讓器材加在一起產生正面的效益, 解決我的問題, 而不是一定要得出個A和B誰好的結論. 所以請不要留言跟我吵說某某品牌一定比較優秀啦!

20130726 看穆特勒布山

我一直很想要有一張穆特勒布山的照片, 岩壁上留有殘雪的那種. 以前也不知道在哪邊看過一張, 那類似刀刃造型的岩壁, 白色殘雪映著藍色天光的冷酷色調, 讓我留下了很深刻, 甚至到有點夢幻化的印象.

雖然自己會想爬山是因為國中時期看了堂哥的百岳全集, 照講爬山的目標就應該是完成百岳. 但學生時代總是會有些比較不實際的想法, 那時居然覺得爬完百岳並沒甚麼特別的, 也不記得哪天就發了個怪願想要爬完「九嶂」, 也就是岳界前輩邢天正所選九座鋸齒狀的山嶺, 其中有阿屘那來和東霸兩座棘手的非百岳. 學生時代的我還蠻認真在實踐爬九嶂這個理想的, 所以我開的第一個大眾化活動隊是屏風山(為屏風山), 第二個大眾化活動隊是鋸山橫斷(為鋸山), 我帶的第一個高山縱走隊是新康橫斷 (為布拉克桑山), 之後又當班底走了大雪劍(為小劍山). 但從第一線撤下不再帶隊之後, 這二十年內就沒有任何進度, 現在別說爬完九嶂遙遙無期, 連百岳數也停滯十多年沒有什麼長進.

最近認真在想要把百岳收一收, 若要從有山屋的開始, 就想到聖稜還有穆特勒布山, 於是她成為我的第五座九嶂. 為此我也開始留意穆特勒布山岩壁的拍攝角度問題, 究竟以前看了如此心動的那張照片是從哪裡拍的呢?

二十年的網路發展讓資料蒐集變得容易許多, 所以現在我只要打幾個字, 就可以找出穆特勒布山在不同位置拍攝到的照片. 為避免侵權問題, 以下的照片有些會經過黑白處理, 只留下山形.

先從空中來看. 航照圖顯示, 穆特勒布山的東北側主要是一大塊斜板岩壁, 它帶有一階一階的紋理. 有些人的blog說這是冰河磨出來的, 但因為我還沒找到學者的原始資料, 暫時持比較保留的態度. 這一階一階的其實有點像板岩一頁一頁的情況, 我覺得那是在變質之前它就有軟硬不一的沉積結構. 但這些階狀紋理真的會跟冰河有關嗎? 或他只是剛好崩裂成那個樣子呢? 這可能還是要由地質學者來回答.

從巴紗拉雲山看過來的穆特勒布山雖然也很好看, 但山形偏向壯闊, 不如東北側布秀蘭那邊看來又尖又險.

從素密達山拍攝的照片不多, 這是因為距離太近又太偏正東, 有一塊斜板岩壁已經看不到. 如此山形雖險, 但卻沒什麼特殊可辨識之處.

從地圖上看來品田山, 布秀蘭山這兩座山相對於穆特勒布山的方位角相差不多,因為角度的關係, 這些其中一片斜板的紋理看起來好像是垂直的, 有如刀刃, 所以比巴紗拉雲看過來險得多. 雖然角度類似, 但是從品田山拍到的照片裡, 穆特勒布山多了個尖峰.

這是不奇怪, 既然是九嶂之一, 當然是有好幾個山頭的橫嶺, 只是因為品田山太高又比較遠, 後面那座山頭就很容易露出來, 但這樣有點影響到照片裡的山形和氣勢.

從布秀蘭山拍攝的照片是目前覺得最好的, 後面那座山頭被藏了起來, 不會影響氣勢, 所以這個點拍攝穆特勒布的照片是最多的.

上河版的百岳全集之中, 收錄劉思沂的那張日出穆特勒布也就是在布秀蘭山所拍攝. 以我模糊的記憶, 那張雪季的穆特勒布照片, 應該也是在此角度拍攝無誤.

只是冬天要到布秀蘭山談何容易呀! 雖然有三條正規山路可抵布秀蘭山, 但品田斷崖和素密達斷崖都可能變成極難對付的冰岩混合地形, 只剩北方巴紗拉雲稜線過來的路稍有可行性. 但在雪季連巴紗拉雲稜線也可能會有很多碎冰岩混合地形. 難道只能重操舊業另覓他徑嗎? 嗯, 還真是個疑難雜症.

附記:
台灣的高山積雪, 特別是在北部山區, 會有東北厚西南薄的特性. 所以穆特勒布這片朝向東北的岩壁是相對容易積雪的地方. 但像巴紗拉雲南坡那邊, 一方面是陡, 一方面是背風, 冬天的積雪應該是不深的. 目前有看到的穆特勒布雪季照片都是從品田所攝或甚至是空拍的.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20130619 新購入Casio SGW-300H-1AVDR及Teva Hurricane XLT

遠在20年前, 我就已經是Casio登山錶的忠實愛好者. 這好像是我買的第四支了, 前兩隻都是因為橡膠錶帶壞掉而放棄, 第三支我就狠下心買了鈦金屬錶帶的Pro Trek, 錶帶果然不會壞了,  只是得定期清理皮屑灰塵. 幾年前有小孩以後, 老媽叫我不能戴錶(怕刮到嬰兒), 我就把它晾在一邊, 久了之後也習慣用手機或電腦看時間, 不再需要手錶了. 前陣子拿出來一看液晶已經掛了. 好心疼啊, 目前到過的最高海拔記錄在裡面呢!

本來也想過爬山時單靠GPS就好, 但後來想想覺得爬山還是要知道時間, 也要有鬧鈴來做morning call, 而GPS單機掛在身上走嫌太重, 晚上待機嫌太耗電, 使用上沒有手錶方便. 另一個可能的折衷是GPS錶, 但它的充電電池對長一點的隊伍實在不夠用, 可能還要等幾年才有適合的產品. 最後我還是決定要買一支有高度計的錶在爬山時戴. 只是有了前三支錶的經驗, 這次我決定換回輕又低價的橡膠錶帶. 只要我平常不戴他, 錶帶應該可以撐個六七年, 跟液晶一起壞吧. 這支錶才2000出頭, 若能用六七年也算值得了.

以前我買Casio有高度計的登山錶單純是為了讀圖定位可以很精確. 但現在其實讀圖定位要精確有GPS就好了, 需要高度計最主要只是對快速定位的輔助. 對於某些比較單純的路線如沿稜線縱走, 其實也可以背好一塊區域的地圖, 之後就靠高度計來約略判斷走到哪裡, 速度如何, 而不需要一直掏出地圖、指北針和GPS. 或甚至當GPS的電量不足的時候, 我還是可以回到二十年前我慣用的讀圖定位方式, 用紙本、指北針和高度計, 這樣大多數時候應該都可以不要用到GPS, 乾電池就不需要帶太多.

不過這是我的需求, 如果是很依賴GPS的人, 也許還是會偏好把GPS當懷錶用呢.

工作交接了.


Hurricane XLT涼鞋這是我的第三雙Teva運動涼鞋. 第一雙好像也是十五年前買的呢! 前兩雙早都已經掉底了, 但黏一黏平常還可穿, 只是爬小山問題就比較大. 這次挑選的原則是底部的溝要深, 重量要輕, 價格要低(因為涼鞋怎說都還是個消耗品). 先前主要拿不定主意是要不要選Terra Fi Lite, 據國外網站的user comment是說Terra Fi Lite帶子比較舒服, 但緩衝比較硬. Terra Fi Lite比Hurricane XLT貴了USD25, 重量(我的size實測520g)和底部的溝深都差不多. 這次我基於價格因素選了Hurricane XLT, 但心裡比較擔心的是Hurricane XLT的底部不是一體成形, 有兩塊是貼黏上去的, 希望以後不會比其他部位更早磨損掉落. 黏鞋底畢竟還是很煩的一件事.

我對運動涼鞋的定位是比較像拖鞋加上預備登山鞋的角色, 所以防滑還是最關鍵, 重量次之, 耐磨應該在第三以後. Teva在目前好像還是一個比較恰當的選項, 有黃金大底的Chaco就太重了一點(幾乎是1kg耶! 我這個size的登山鞋也才1.3kg), 我繼續買Teva只是因為其他牌子目前還沒有看到類似定位的產品, 並不是品牌忠誠度的問題.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20130618 掉底的Gore-Tex登山鞋(上集)

這雙Gore-Tex登山鞋大約是十六年前買的, 那時要三千多, 我已覺得貴, 沒想到現在的登山鞋更貴.他的出勤率不算高, 加一加總天數可能只勉強有使用一個多月. 還好那時還不是環保鞋底, 不然以他這麼低的出勤率, 現今鞋底早就散了.

除了美好的回憶, 也有件鳥事和這雙鞋有關. 我第一次穿他還因為沒有事先磨過, 它把我腳後跟磨了個傷口, 馬博橫斷走到一半我就開始發燒, 回去就住院打抗生素了. 此後我都一直提醒別人新鞋一定得磨腳.

老婆去年去爬玉山群峰, 最後在前峰登山鞋底掉了,  那是我第一次聽說登山鞋會掉底的事, 才知道穿登山鞋居然得帶束帶以防萬一. 不過因為我們家的儲藏室西曬, 鞋底的膠硬化也是可以預期的事, 所以當時就有想到我這雙Gore-Tex登山鞋遲早也會出問題, 但沒想到這麼快.

這次去加里山下坡時有次我左腳剛好踩到右腳的側邊, 當時心裡就覺得有點不妥. 下到風美溪時, 我就發現右腳登山鞋側面似乎有個裂口. 再走了一段, 他就開口笑了. 還好此時已離登山口不遠, 慢慢撐到登山口那邊換上運動涼鞋, 才能回復正常姿勢行走.

回到家裡, 把鞋子洗淨, 整個底面拆下來看. 好神奇喔, 真的有整個腳掌用Gore-Tex包起來耶!

不過這個鞋底全靠膠黏合, 感覺真的很脆弱. 而且我們這種舊鞋好像沒有分什麼大底中底的. 就這麼一個底, 這和所謂橡膠中底應該是一樣的效果.


記得先前上網爬文有看過, 我們這種Vibram鞋底可是名牌(台灣俗稱為黃金鞋底), 都還沒嚴重磨損, 就這樣給人家修鞋的換掉有點可惜, 而且我現在看到它內部的格狀架構, 更覺得換飛機輪胎登山鞋底一定會變很重, 所以我決定要先自己去五金行買膠來黏. 再撐不下去, 再去求神奇膠水吧.

只是, 從此就得過著擔心鞋子掉底的高山生活了.